11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北孝感市云夢縣博物館,參觀云夢出土秦漢簡牘展,詳細了解簡牘內(nèi)容、歷史文化價值和保護研究情況。


翻開簡牘,文明的源頭有跡可循;拂過簡牘,歷史的面貌鮮活有趣。


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簡牘記載的“大事件”,印證了經(jīng)典史籍的文明之光;而其所勾勒的“小細節(jié)”既填補了歷史縫隙中的故事,更讓人們從中深切感悟文化歸屬與自信。

策劃:孫志平、樊華
統(tǒng)籌:楊云燕
編導:季曉莊、李林欣
記者:李林欣、吳一蒙、饒饒、喻珮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11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北孝感市云夢縣博物館,參觀云夢出土秦漢簡牘展,詳細了解簡牘內(nèi)容、歷史文化價值和保護研究情況。


翻開簡牘,文明的源頭有跡可循;拂過簡牘,歷史的面貌鮮活有趣。


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簡牘記載的“大事件”,印證了經(jīng)典史籍的文明之光;而其所勾勒的“小細節(jié)”既填補了歷史縫隙中的故事,更讓人們從中深切感悟文化歸屬與自信。

策劃:孫志平、樊華
統(tǒng)籌:楊云燕
編導:季曉莊、李林欣
記者:李林欣、吳一蒙、饒饒、喻珮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我國首次考古發(fā)現(xiàn)的秦簡、中國最早的家書木牘、時間跨度最長的秦漢《質(zhì)日》、“中華第一長文觚”……一系列考古學之最閃耀在江漢平原一隅的古澤云夢。上世紀70年代以來,湖北省孝感市云夢縣先后出土了3500多枚戰(zhàn)國秦漢簡牘,作為重要歷史進程的原始記錄和直接遺存,填補了傳世...
文物,是中華文明的承載。 當時間卷軸展開,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在文物前駐足、凝視,深邃眼光連接起歷史、現(xiàn)在和未來。 青銅、簡牘、石刻、陶器、卷軸…… 一次次深情凝視,回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長河。 時光流轉(zhuǎn)、由古而今,形式變換、文脈不息。 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 策劃:惠小勇、車玉明、張曉松 主編:朱...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來到湖北孝感市云夢縣博物館,參觀云夢出土秦漢簡牘展,強調(diào)“古代簡牘非常珍貴,是我們國家信史的重要實物佐證,要善加保護,做好研究”。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文明圣地”良渚,“華夏主脈”二里頭,“古蜀之光”三星堆……中國擁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知所來,明所往。守護好、研究好文化遺存,推動...
深秋時節(jié),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北考察,并到空降兵軍視察。 4日下午,習近平到空降兵軍視察,親切接見空降兵軍官兵代表,察看空降作戰(zhàn)和保障裝備,并參觀空降兵軍軍史館。他強調(diào),要全面加強練兵備戰(zhàn),提高空降作戰(zhàn)能力,努力建設(shè)一支強大的現(xiàn)代化空降兵部隊。 隨后,習近平來到孝感市...
11月4日下午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孝感市 考察了云夢縣博物館 了解當?shù)丶訌娢奈锉Wo研究利用等情況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云夢縣究竟在哪兒? △云夢縣博物館,總臺央視記者范凱拍攝。 這個名字美如畫的小眾縣城 位于長江以北的湖北省孝感市 是湖北面積最小的縣 卻是荊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