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讓我們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
統(tǒng)籌:李琳 楊格
策劃:李婷 陳海敏
設計:陳偉紅
校對:陳學德
來源:南方網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讓我們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
統(tǒng)籌:李琳 楊格
策劃:李婷 陳海敏
設計:陳偉紅
校對:陳學德
來源:南方網
“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讓我們跟著總書記的話語,領略祖國文化之韻、自然之美。 (來源:新華社)
“我們又見面了。” “很高興見到總書記!” “聽說你們那兒下雨啦?” “是的,總書記,我們在做相關監(jiān)測工作。” 這是2019年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的一段對話。 在當天舉行的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為樊錦詩頒...
7日,福州在鼓山風景名勝區(qū)推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宣傳活動。現(xiàn)場開展了自然科普展覽、植物標本DIY、摩崖石刻拓片互動體驗(右圖)、植物拓染DIY、參觀鼓山自然生態(tài)展示館等活動,增強大眾保護自然、傳承文化意識,促進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永續(xù)利用。本報記者 游慶輝 攝 6月8日...
“聽說你們那兒下雨啦?” “是的,總書記,我們在做相關監(jiān)測工作。” 2019年9月29日,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微笑著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握手交流。 敦煌的雨水,為何會讓習近平如此掛念? 圖為甘肅敦煌莫高窟。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就在此前一個...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多次作出重要論述。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