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28日接受當地媒體采訪,聲稱立陶宛是一個獨立國家,奉行自己的外交政策。她稱,在立陶宛設立“臺灣代表處”后,中國對立陶宛施加了“不適當的壓力”,這“不值得中國做出這樣的反應”,中國的反應更多是一種“公關手段”。這一說辭遭到立陶宛議會第二大黨“綠黨和農民聯(lián)盟”主席的痛斥,他28日發(fā)文表示,“投資者們在問,我們的政府是否頭腦正常”,他想“請求中國了解,立陶宛現(xiàn)政府是瘋狂的”。

自立陶宛決意挑釁中國設立“臺灣代表處”后,其政府一直對國內聲稱立陶宛與中國的貿易額很少,“中國市場對立陶宛不重要”。據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報道,立陶宛反對黨“綠黨和農民聯(lián)盟”主席、國會議員雷蒙納斯·卡爾保斯基斯28日在臉書發(fā)文激烈批評稱,執(zhí)政黨的一些人“成功地使立陶宛的對華政策變得如此復雜,以至于他們自己也承認,中國對立陶宛的制裁是前所未有的。用人類的語言解釋就是,立陶宛企業(yè)先遭受損失,隨后將不得不通過提高立陶宛人民的稅收來彌補這些損失,金額將達到數十億立特(立陶宛貨幣),從長遠來看,這將成為阻礙立陶宛經濟發(fā)展的障礙。”他痛斥執(zhí)政黨所謂“中國制裁不會對立陶宛產生重大影響”的宣傳,稱“任何市場經濟都不可能承受中國的制裁而不產生巨大的損失,更不用說需要外國投資和出口市場的立陶宛了”。
卡爾保斯基斯在文中還提及,立陶宛前總理庫比柳斯最近發(fā)文說,立陶宛對華關系惡化獲得的好處在于,其外長在華盛頓受到了兩次接見??柋K够箽鈶嵉刂赋觯?ldquo;我們將蒙受數十億損失,而(立陶宛外長)蘭茨貝爾吉斯在華盛頓被某些人接見,立陶宛在那里以及從中得到了什么樣的好處?”他表示,立陶宛政府當前的行為已產生巨大負面影響,其國內許多優(yōu)秀的專家已經開始離開,“幾個月前還積極評價立陶宛及其潛力的投資者們在問,我們現(xiàn)政府的頭腦是否一切正常”。他同時指出,波蘭、拉脫維亞等歐盟國家走的是與立陶宛完全相反的道路。他表示會向中國當局提出請求,“希望他們明白,現(xiàn)政府是瘋狂的,不應該因此懲罰所有立陶宛人”。
波羅的海新聞網28日發(fā)文稱,立陶宛政府沒有計算與中國開展貿易戰(zhàn)而遭受的確切損失金額,僅稱對華出口只占立陶宛商品出口額的1%,即約3 億歐元。“在立陶宛整個經濟規(guī)模中,這個數字似乎并不多”。“通過尋找其他替代市場,立陶宛似乎可以繼續(xù)刺激中國龍的神經而不用擔心后果”。“但誰能想到,北京會以美國的方式懲罰立陶宛?”文章引述未經證實的報道稱,中國要求跨國公司不要使用在立陶宛生產的零部件,許多投資者可能結束在立陶宛的業(yè)務,“這甚至比失去中國市場還要糟糕”,“中國的經濟實力可以將一個東歐小國變成沒有工廠的國家”。文章引述立陶宛工業(yè)家聯(lián)合會的估算稱,2022年,中國制裁對立陶宛經濟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50億歐元。(記者 柳玉鵬)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