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每年一進入11月,歐美家庭就要為“感恩節(jié)”和“圣誕節(jié)”雙節(jié)備貨。也會迎來物美價廉的“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等購物節(jié)。然而,今年的“雙節(jié)”卻可能是“史上最貴”,使美國人的錢包“大出血”。原因是,愈演愈烈的“供應鏈危機”給“圣誕年夜飯”添了堵。
亞歷克·鮑德溫,曾因主演《獵殺紅十月》成名。但本周,卻迎來“黑十月”。

10月22日,身兼主演和制片人的鮑德溫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圣達菲縣拍攝西部片《鐵銹》時,因道具槍走火,攝影師哈欽斯死亡。
30多年前的1993年4月1日,華裔巨星李小龍之子李國豪曾因道具槍走火去世。

如今這起槍擊案之所以引起關注,還因為鮑德溫一直是喜劇模仿秀中特朗普的扮演者,涉及兩黨之爭的老話題。
電影人西蒙·雷克斯注意到,槍擊案正好發(fā)生在美國影視行業(yè)鬧“罷工”的微妙時刻。電影工業(yè)作為美國最有競爭力的產業(yè)之一,同樣面臨“供應鏈危機”。

西蒙·雷克斯(演員):我不知道會改變什么,但似乎必須要有所改變。我不知道這是否屬于一個預算的事情。
鮑德溫作為主演兼獨立制片人,自掏腰包拍攝這部小成本電影,一方面,600萬的投資太小,在人力資源供應普遍短缺的情況下,招不來有經驗的槍械師,另一方面,為了省錢,只好找?guī)字粶惡夏苡玫?ldquo;老爺槍”代替“橡膠槍”道具,而為了節(jié)約特效成本,攝影師還親自上陣拍攝子彈出膛的瞬間,結果釀成慘劇。
而近來美國影視行業(yè)的“內卷”,又是疫情掩蓋下尖銳社會矛盾的縮影。

10月28日,彭博億萬富翁數(shù)據顯示,馬斯克的個人財富突破3000億美元的大關,比貝索斯多了一個來自印度的亞洲首富安巴尼的身價。
聯(lián)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認為,美國超級富豪只要拿出2%的財富,就可以拯救地球4200萬人的生命。
貝索斯等壟斷“大佬”借口從事“新興行業(yè)”,可以不受美國法律的限制,隨意壓低員工工資。

據流媒體工作者斯卡納蒂透露,盡管目前新興業(yè)務“爆炸式增長”,她最近連續(xù)工作了21天,但薪酬卻始終處于“金字塔底端”。
于是,一方面資本巨頭拼命壓低工資,提高利潤率,把上市公司年報做得“好看”,以此推動股價暴漲,賺得盆滿缽滿。
另一方面,小微企業(yè)和獨立工作室,在人力資源供應不足的情況下,競爭不過“大廠”,紛紛倒閉。
底層民眾要么進入亞馬遜等大企業(yè)干低端工作,要么干脆買大公司股票回家領救濟。

于是,一方面疫情恢復需要擴大生產,另一方面,各大企業(yè)出現(xiàn)“活沒人干”的尷尬場面。
潘特薩斯是美國康涅狄格州一家餐館的老板,他對當前的“供應鏈危機”深有感觸。

餐廳老板 潘特薩斯:我訂了飲料,但需要幾周才能送到,餐廳服務員跟我說,不知道哪能買到發(fā)泡奶油,我給供貨商打電話問怎么回事,他們說他們已經沒有庫存了,一周后才會有貨。
即便能及時拿到的貨物,價格也比之前高很多。
餐廳老板 潘特薩斯:之前花2.4美元能買一磅培根,現(xiàn)在漲到6美元一磅,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可能還賣培根。
美國供應鏈的阻塞,還波及到藥物。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認為,美國正經歷“緊急的公共衛(wèi)生危機”。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數(shù)據顯示,目前美國有109種藥物被列為供應短缺,其中用于化療、心臟病的藥物和抗生素是最為短缺的。
布賴恩是弗吉尼亞大學醫(yī)學中心的一名藥劑師。
弗吉尼亞大學醫(yī)學中心藥劑師 布賴恩:我一直在尋找大約90種供應不足的關鍵藥物,其中包括托珠單抗,新冠肺炎患者和化療患者都需要這種藥物,但是醫(yī)院卻沒有足夠的供應。

面對托珠單抗短缺的問題,弗吉尼亞大學醫(yī)學中心不得不選擇把這一藥物留給化療病人,新冠肺炎患者則不能使用。
弗吉尼亞大學醫(yī)學中心藥劑師 布賴恩:對很多病人來說,這很不公平。
記者:那有解決辦法嗎?
弗吉尼亞大學醫(yī)學中心藥劑師 布賴恩:如果我有辦法,我們還會陷入這樣的困境嗎?

《大西洋月刊》撰稿人湯普森則抱怨說,為了實現(xiàn)“衛(wèi)生紙自由”,他連跑了好幾家超市,那里就像“颶風登陸前超市里罐頭區(qū)的貨架”,讓人驚恐。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你或許注意到了一些關于供應鏈的奇怪的事情,你突然買不到自己想買的東西了,圖書出版商采購紙張遇到了麻煩,汽車公司買不到電腦芯片,建筑商買不到木材,港口的集裝箱貨船等待卸貨,已經等了好幾天,幾乎每個人都在囤積衛(wèi)生紙。
而美國的供應鏈危機又和全球經濟布局密切相關。

全球疫情被看作是引發(fā)這場供應鏈危機的首要因素。
媒體注意到,完善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供應鏈”,正是美國解決“供應鏈危機”的重要方案。10月26日,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財政部長耶倫舉行了視頻通話。今年1至9月,中美貿易額同比增長35.4%。按經季節(jié)性調整的年增長率計算,美國正在購買的6350億美元中國商品相當于美國制造業(yè)國內生產總值的27%。而特朗普時期對華加征關稅,則是疏通“全球供應鏈”的主要障礙。

理查德·戈特利布:我們玩具行業(yè)就像許多從事零售和制造業(yè)務的人一樣,由于無法將產品從中國運到美國,受到了真正的打擊。
碼頭上堆積如山的集裝箱也驗證了這種趨勢。
經濟專家指出,美國目前的供應鏈“堵點”雖然發(fā)生在碼頭,但折射出的是自由主義市場經濟長期以來的問題。為了盡可能增加利潤,供應鏈上所有企業(yè)都在追求精細化管理。

約翰·波卡里:如果集裝箱滯留在底盤上,就算是在配送中心,它們有11天甚至4天沒有被卸下,這就會使整個供應鏈系統(tǒng)變慢, 所以停留時間可能是整個系統(tǒng)中,唯一關鍵的效率指標。
而高盛集團的報告顯示,今年9月份以來,由于美國超發(fā)美元和“大放水”,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增長了9.4%,維持在近30年以來的高位。

據Statista數(shù)據分析公司的數(shù)據顯示,從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從1.3%上漲到5.3%。
醫(yī)護人員、碼頭工人、快遞員等普通勞動者日夜加班加點,報酬趕不上物價飛漲,從而引發(fā)“罷工潮”和“離職潮”。

約西·謝菲:卡車運輸和建筑業(yè)的類似藍領工作,這些工作并不有趣,我的意思是,它們是艱苦的工作,而如果你在外面的卡車上工作,你可能會幾周時間不在家,然后回來過周末,然后有三周時間你必須在路上,所以這些人很多都不會去追求收入最大化,而是當他們的收入達到一定水平時,感覺賺的錢夠了,他們就呆在家里,他們寧愿和家人呆在一起。
據《華爾街日報》統(tǒng)計,隨著全國10萬人罷工、430萬人辭職、已出現(xiàn)了1000萬個崗位空缺。而供應鏈的紊亂,又導致物價進一步上漲。

馬丁內斯 當?shù)孛癖姡?/span>我在超市里轉了一圈,價格上漲了不少,事實上,如果你與去年相比,許多產品的價格都漲了不少。
特蕾西 當?shù)孛癖姡?/span>我今天買了一塊牛排,通常可能是10美元,但現(xiàn)在我花了20美元,整整翻了一倍,但你知道,我們必須要吃飯,所以你沒得選,只有掏錢。
肖娜 當?shù)孛癖姡?/span>政府就算了吧,我盡量不去對他們所說的話投入太多感情。

這不由得使人想起上個世紀20年代的情景。當時美國為了維持股市繁榮,拼命刺激消費,市場供不應求,仿佛民眾的購買力是無窮的。但另一方面,1923至1928年間,投機收益從100增長到了410,工資指數(shù)僅從100增長到了112。
1929年,從中國河北開灤煤礦掘來“第一桶金”的采礦工程師胡佛當選總統(tǒng)后,美國出現(xiàn)股價和房產價格飆升,貧富分化急劇擴大的“虛假繁榮”景象。
而之后的大蕭條則徹底粉碎了“美國夢”。

如今疫情逐漸恢復后,老百姓同樣面臨“消費旺盛、有錢買不到東西”的尷尬。
10月13日,白宮辦公廳主任克萊恩在社交媒體上轉發(fā)了一條消息,稱美國當前面臨的物價上漲、物資短缺都是“高級煩惱”,反映了美國經濟和就業(yè)形勢在向好。但對于“高級煩惱”的說法,美國民眾卻不買賬。
內森 美國民眾:我認為這根本不是一個高級煩惱,它將成為每個人的煩惱,歸根結底,它不僅僅是跑步機(那種用來改善生活條件的商品),它是真正的商品,人們每天都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美國媒體注意到,這屆美國政府剛剛交出的是一張疫情復蘇以來最差的經濟成績單。
第三季度GDP環(huán)比增長率僅為2%,蓋洛普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拜登的支持率從第一季度的56%下降到第三季度的44.7%,下降幅度達11.3%,這是自二戰(zhàn)以來任何總統(tǒng)都沒有經歷過的。
彼得·蘇西歐 福布斯自由撰稿人:因此,這些供應鏈問題,從疫情開始就一直存在,我認為美國消費者現(xiàn)在看到的,并讓他們感到驚訝的是貨架上仍然是空的,所以 ,自疫情暴發(fā)以來,貨架上一直就是空的。

10月28日,拜登親赴國會山,試圖在參加G20峰會前說服民主黨人支持自己剛提出的包含大量氣候變化撥款的1.75萬億美元框架協(xié)議。

但結果是,民主黨人并不買賬,放棄了當天的投票,眾議院也最早到下周才會對另一項1萬億美元的基建法案進行投票。
此前的10月13日,拜登宣布美國最大的兩個港口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實行 "7×24 小時 " 工作制。
而面對“供應鏈危機”的指責,美國政府也只好把“壞事”看作“好事”,并試圖把民眾的不滿強行納入自己的“政績”。

記者:大約有1萬名,約翰·迪爾的工人在罷工,還有其他罷工在進行,你擔心這可能對經濟或供應鏈產生影響?你有什么干預計劃嗎?

普薩基 白宮發(fā)言人:歸根結底,對工人來說有更多的討價還價的能力,能夠選擇更多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工人可以獲得更高的工資,得到更多的尊嚴和尊重,所以這一直是(拜登)總統(tǒng)的基本價值觀。
美國有線新聞網評論稱,拜登如同“被推至最后10碼的橄欖球運動員”,希望在格拉斯哥氣候大會上宣布1.75萬億美元“大項目”實現(xiàn)“逆襲達陣”。但在美國“全球領導力”大打折扣的今天,宣布“美國回來了”更是難上加難。

《紐約時報》稱“供應鏈大混亂”使“一切都不正常了”。
而《洛杉磯時報》注意到,這場“大阻塞”的根源恐怕還要追溯到幾年前。當時特朗普政府為了保護“美國制造”,大打貿易戰(zhàn),導致全球產業(yè)鏈失衡,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而與世界脫節(jié)的所謂“美國優(yōu)先”神話,最終只能淪為“笑話”。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