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27日,德國聯邦選舉委員會公布了此前一天聯邦議院選舉的初步投票統(tǒng)計結果,今年6040萬擁有投票權的德國公民中共有76.6%的人參加了投票,高于2017年上一屆大選時的76.2%。其中,社民黨以25.7%的得票率排名第一,獲得了優(yōu)先組閣的機會,而連續(xù)執(zhí)政16年的聯盟黨僅獲得24.1%的得票率,能否繼續(xù)執(zhí)政需要等待社民黨的組閣談判結果。下一屆政府內閣將由哪些政黨組成,目前形勢仍不明朗。

△德國2021年聯邦議院選舉初步官方結果顯示的議院席位分布(來源:德國聯邦選舉委員會)
由于社民黨此前曾明確表示不會再與聯盟黨聯合組閣,未來的德國政府很可能自1960年代以來首次出現由三個政黨形成聯盟的局面。依照當前的得票率,社民黨和聯盟黨均有可能分別與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的綠黨和自民黨聯合組閣、成立新一屆政府。
就執(zhí)政綱領而言,社民黨與綠黨在許多重要領域擁有共識,比如稅收政策和放寬債務限制等,但與自民黨則存在一些差異。盡管自民黨主席林德納沒有排除與社民黨和綠黨共同組閣的可能性,不過,分析人士指出,自民黨或將提出很高的條件,而且林德納有可能會爭取聯邦財政部長的職位。在聯邦州層面的政府之中,目前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就是由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聯合執(zhí)政。
如果社民黨主導的組閣談判未能獲得成功,那么聯盟黨也將擁有與綠黨和自民黨進行談判的機會。聯盟黨與自民黨之間存在諸多共同點,林德納也曾公開表示更愿意與聯盟黨組成執(zhí)政聯盟。但綠黨與他們的分歧相對較大。在社會政策和氣候政策上,綠黨的綱領更為激進。在聯邦州層面的政府之中,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是由聯盟黨、自民黨和綠黨聯合執(zhí)政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的上一屆大選過后,聯盟黨、自民黨和綠黨曾擁有聯合組閣的機會,但談判最終破裂,聯盟黨不得不轉而與社民黨組成了“大聯盟”政府。
理論上來看,如果三黨聯盟的談判最終都未能達成一致,社民黨和聯盟黨依舊存在組成“大聯盟”政府執(zhí)政的可能。預計聯邦選舉委員會將在10月15日正式公布投票結果。不過,德國媒體和專家均認為,此番組閣談判將持續(xù)更長的時間。眼下,四大黨派均表示本次組閣談判不會重蹈2017年持續(xù)了將近6個月時間的覆轍,將以更快的速度完成。
另外,2022年德國將擔任七國集團輪值主席國,歐盟伙伴也對德國寄予厚望。對此,社民黨總理候選人肖爾茨和聯盟黨總理候選人拉舍特均表示,最遲將在12月底的傳統(tǒng)假期之前完成組閣談判。在那之前,默克爾內閣將繼續(xù)履行職責直至新一屆政府正式成立。(總臺記者 阮佳聞)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