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人認為,“有限豁免權”的存在如同賦予了警察“先開槍后思考”的權利,而共和黨人則認為議案是在威脅警察的人身安全。
美國《國會山報》注意到,在投票中,唯一一名共和黨人—來自得克薩斯州的古登眾議員(GOP Rep. Lance Gooden),對議案投出了贊成票。正當有媒體開始贊揚古登的黨派協(xié)作精神時,古登卻在社交媒體上做出澄清,稱自己是在投票時一時“手滑”,按錯了投票鍵。古登重申,“我絕不會支持激進的民主黨人提出的‘反警察’議案。”



《衛(wèi)報》認為,《弗洛伊德警察執(zhí)法公正法案》是美國歷史上針對警務系統(tǒng)改革所提出的力度最大的議案,但即便在眾議院獲得通過,也難以在參議院獲得60票以上的支持。
據美國普查局統(tǒng)計,從2015至2021年2月,非裔群體被警察槍殺的比率是白人的兩倍多。

另據美國廣播公司的數據統(tǒng)計,約三分之一的非裔男性有過被拘留或監(jiān)禁的經歷,而這一比率在白人群體中,只有十七分之一。

1854年出版的斯托夫人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導火索之一。而根據1850年美國國會立法成立的“逃奴追捕隊”,專門負責抓捕黑奴,則被看作是美國警察部隊的前身。

東肯塔基大學法學院教授加里·波特(Garry Potter)指出:“美國早期的警察部門的野蠻特征,并沒有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結束”。

而上個世紀90年代,五角大樓為了對付毒梟,根據《國防授權法案》啟動“1033項目”,將多余的軍用裝備轉移到警察系統(tǒng)。
2001年911之后,反恐戰(zhàn)爭打響。除了國防部,新成立的國土安全局每年也會向警察系統(tǒng)派發(fā)高達5億美元的資金用于采購軍事裝備,迅速加快了警察軍事化的節(jié)奏。
裝甲車、催淚彈、閃光雷等本應用在危險犯罪分子身上的軍事化設備,開始被用于警察日常執(zhí)法行動中。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個人口不足300人的小鎮(zhèn),為了應對一次搶劫案,警方甚至會出動“防地雷反伏擊裝甲車”。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的統(tǒng)計,在2020年發(fā)生的抗議活動中,93%都是和平的,但很多白人卻只看到了7%的暴力活動,進而全盤否定“反種族歧視運動”本身。
據《今日美國》和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 (Ipsos)聯(lián)合發(fā)起的調查顯示,在本月,當被問及弗洛伊德之死時,64%的非裔認為這是謀殺。而在白人受訪者眼中,只有28%認為這是謀殺,但在去年6月,這一數字還高達55%。

與之對應的是,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民調則顯示,非裔群體對警察的滿意度不足白人的一半。
約75%的白人受訪者認為警察在執(zhí)法過程中使用的執(zhí)法手段適度,而持同樣觀點的非裔僅有約33%。

1919年,17歲的芝加哥男孩尤金·威廉姆斯在密歇根湖游泳時,因不慎跨越了湖中央的種族隔離線,被現場的多名白人用石頭當場砸死。警察在趕到現場后,認定威廉姆斯的行為是“罪有應得”。事件在當地引發(fā)了警察與非裔間的嚴重沖突,造成38人死亡,500余人受傷。事后,伊利諾伊州州長洛登(FRANK LOWDEN)宣布組建名為“藍絲帶委員會”,成為了全美首個針對警察的系統(tǒng)性種族歧視問題展開獨立調查的機構。最終,該委員會得出的調查結果是,警察隊伍確實存在種族歧視問題,但并未做出任何改革。

美國前總統(tǒng) 特朗普:偶爾會有糟糕的事件發(fā)生,就好比最近發(fā)生的事情(弗洛伊德事件),我個人認為警察99.99%都是好人,這么說吧,警察99%都是非常好的人。

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 穆罕默德:(警務)系統(tǒng)中所謂的“好人”,在執(zhí)法工作中已經對太多人存有根本性的歧視與暴力。

1967年7月,底特律警察無端逮捕十余名非裔,引發(fā)非洲裔群體與警方發(fā)生沖突,事件造成4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1991年3月,非裔青年羅德尼 金駕車時被4名白人警察盤查,遭到警察的輪番棒打至重傷。一年后,4名警察被無罪釋放。當年5月,洛杉磯市爆發(fā)20世紀最大規(guī)模騷亂,騷亂在24小時內蔓延至全美19個州。

2012年2月,佛羅里達州非裔少年馬丁被社區(qū)協(xié)警齊默爾曼開槍射殺,次年7月,在齊默爾曼被無罪釋放后,全美多地爆發(fā)抗議和騷亂。

2014年8月,密蘇里州非裔少年麥克·布朗被白人警員威爾遜從背后開槍射殺。事件隨即在美國100余個城市引發(fā)了抗議活動和騷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