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子時代,中國哲學就有了“小康”的概念,意思是“富裕社會”。中國共產黨人把哲學用于實踐。早在1984年,中國就明確了“小康社會”的說法。2002年,中國宣布了新的“小康”計劃:到2020年GDP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2017年底,中國GDP突破8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令人印象深刻!
2015年10月,中國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xiàn)GDP和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
但GDP和GNP不能徹底反映民眾的生活狀況。用于購買面包、黃油或其他食品的收入在家庭總支出的占比決定了恩格爾系數(shù)。根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一個國家平均家庭恩格爾系數(shù)大于60%為貧窮,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屬于相對富裕,20%-30%為富足,20%以下為極其富裕。
2018年2月28日,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稱2017年中國的恩格爾系數(shù)為29.3%。令人震驚!
再談談T恤衫。幾年前,我有機會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住了一段時間,我沒有抵擋住誘惑——在美軍馬納斯空軍基地買了一整套軍服。除了沙漠靴是意大利公司生產的,其他一切(保暖內衣、T恤衫、襪子、迷彩服)都是中國制造。這是在美國軍事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