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關系正臨近冰點
近日,聯(lián)合國安理會舉行有關戰(zhàn)爭時期性暴力的公開辯論,韓方代表稱,韓國還有許多“慰安婦”在未得到完全治愈的情況下去世。日本代表當場予以反駁,稱雙方曾在2015年就此問題達成不可逆的共識。據(jù)共同社報道,場面一度“火星四射”。有消息稱,在即將舉行的大阪G20峰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不會與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進行任何交談。
今年以來,日韓間相繼發(fā)生雷達照射事件、日機威脅姿態(tài)事件。日本防衛(wèi)省宣稱可能取消“出云”號直升機護衛(wèi)艦??宽n國計劃,韓國國防部宣布取消韓國海軍司令訪日計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日韓矛盾由來已久,歷史問題成為雙方繞不過去的坎。
“‘慰安婦’問題是日韓關系中的‘夾生飯’。”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劉江永說,“2015年,日本與韓國樸槿惠政府達成協(xié)定,日方出資10億日元(約900萬美元)成立基金會,賠償當時還在世的46名韓國‘慰安婦’。日本宣稱此項協(xié)定是不可逆的。當時的韓國反對黨領袖文在寅堅決不承認這項協(xié)定。韓國政權交接后,文在寅要求重新就‘慰安婦’賠償問題進行談判,日本堅持‘不可逆’的立場,雙方關系由此轉冷。”
雙方就勞工問題也爭執(zhí)不下。韓國最高法院判決,日本企業(yè)應對二戰(zhàn)期間強征韓國勞工進行賠償。日本則堅持韓國早在1965年就放棄了索賠權利。今年的《外交藍皮書》首次以專題的形式記述了韓國人被征勞工問題。“但歷史問題沒有反悔之說,根源在于日本曾侵略、殖民朝鮮半島,這是日本無法回避的事實。”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說。
“美國缺位是重要原因之一。”周永生說,“作為日韓的共同盟友,美國近來無暇東顧,無法及時調(diào)解日韓關系。此外,在經(jīng)濟下行的背景下,日韓民間都希望看到一個強力政府,于是對方成為日韓政府樹立各自權威的靶子。”
終極目標是修改憲法
有外媒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6月出席大阪G20峰會,并順訪日本。日本方面還稱,正在邀請習近平主席下半年出訪日本。劉江永指出,日本近年來對中國的“緊盯防守”收效甚微,甚至使某些日本企業(yè)叫苦不迭。日本正在試圖通過高層往來,緩和與中國的關系,并在第三方市場與中國開展更廣闊的合作。
周永生表示,半島局勢是東北亞局勢的關鍵。日本原打算通過韓國來施加影響,但文在寅政府的強硬態(tài)度使日本計劃落空。日本希望通過對朝態(tài)度軟化,開啟日朝談判,重塑東北亞影響力。
“日俄關系的關鍵在解決島嶼爭端與締結和平條約。去年,雙方找到了這兩個問題的契合點,即1956年《日蘇共同宣言》。”呂耀東說,“普京與日本政壇私交良好,這也是日本政府考量的重要方面。日本希望通過外交態(tài)度的軟化,促使日俄開啟談判流程,就此開啟戰(zhàn)后70年來對俄外交新局面。”
劉江永特別指出,《藍皮書》不變的方面也值得關注。美日同盟是日本的外交基礎,日本的外交動作都以此為前提?!端{皮書》強調(diào),日本與美國的安全聯(lián)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牢固”。此外,安倍在1月份的施政演說中提到“要進行戰(zhàn)后外交總決算”,日前發(fā)布的《藍皮書》正是其“決算”的具體方式,安倍的目的沒有發(fā)生變化,依然是甩開歷史包袱,為修憲做準備。
劉江永說:“目前,日本外交以國家利益為圓心、美日同盟為半徑,不斷尋求擴大日本在雙邊關系和多邊場合中的作用。”(孫少鋒 尹昊文)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4月30日 第 10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