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早晨,中國駐阿富汗大使館官方微信推送了一篇文章,讓我們在清明這個特別的節(jié)日里,認識了一位30多年前駐外期間犧牲在工作崗位上的外交官——中國駐阿富汗大使館會計鄒興志。
《埋骨何需桑梓地——駐阿富汗使館清明節(jié)為鄒興志前輩掃墓側記》
一位普通的中國外交官,在40多歲的英年于喀布爾去世,埋骨他鄉(xiāng)近40年。國內的4位至親牽掛著他,40多位使館戰(zhàn)友關心著他。在14億中國人慎終追遠、寄托哀思之際,他,沒有被忘記!
一
4月5日,清明節(jié)。喀布爾時間清晨7時。

(劉勁松大使同鄒興志同志的家人通電話)
“陳老好,我是第14任中國駐阿富汗大使劉勁松,向您問好和致敬!鄒興志同志是我們的前輩。我聽老館員講,他是志愿來到這個使館的,那時的使館也處在戰(zhàn)亂之中。鄒會計為人正直,敬業(yè)愛崗,先人后己,與大家關系處得很好,大家都很喜歡和尊敬他。”
這是一通跨越時空的電話,跨越了兩個世紀、兩個國家、兩代人,跨越了興都庫什山、喀喇昆侖山和燕山,從喀布爾直達北京。
電話的這一頭,是神情肅穆的劉大使;那一頭,是感慨萬千的鄒興志同志的遺孀、年愈八旬的陳老,還有她的三位子女。
劉大使說,阿富汗這一段安全形勢很糟糕,但時值清明節(jié),使館仍組織館員去祭奠了鄒老,這是一定要去的!我想鄒老如泉下有知,會感到寬慰,因為依靠不懈努力和先進科技,使館同志今天在掃墓現場與您視頻連線了。“連線”其實是“連心”,讓逝者和生者都感受到組織的關懷、感受到親友的溫暖。
劉大使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使館換了很多茬館員了,但每一任大使、每一代館員都懷念著鄒會計,記掛著他的家人。這么多年,陳老您含辛茹苦將3位子女撫養(yǎng)成人,我們能想象您的不易。將來館里同事回北京,會專程登門看望您,也歡迎您的子女來使館和墓地看一看。我去看過鄒會計的墓地,維護得不錯。我們會經常看望鄒會計,請您放心,也請您和家人保重!
陳老一再表示感謝,她的小女兒接過電話,哽咽地講:“感謝大使,感謝您對我父親這么高的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