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2017年3月29日午間,英國啟動“脫歐”程序的信函被遞交至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手中。由此,英國與歐盟之間的“分手”談判將正式展開。
第一,英國“無協(xié)議脫歐”。這個選項一直無法排除,但不論是執(zhí)政的保守黨或反對黨工黨都竭力希望避免。英國若無協(xié)議脫歐,市場將會陷入混亂。
第二,英國可以要求延長里斯本條約第50條,在獲得所有歐盟成員國同意延期之后,和歐盟再次回到談判桌上。然而,歐盟成員國也可能不同意延期。
第三,特雷莎•梅發(fā)動提前大選。這需要議會表決后三分之二同意,但英國可能必須先延長里斯本條約第50條,否則大選后可能沒有時間商討“脫歐”。議會表決同意后,到大選舉行之間,必須有至少25個工作天。
對于特雷莎•梅而言,如果保守黨在大選獲得更多議會席次,有利于她的“脫歐”協(xié)議在議會通過。但她在2017年曾發(fā)動大選豪賭,結果是保守黨反而席次縮水,造成她目前的艱困處境。
第四,反對黨對特雷莎•梅政府發(fā)動不信任投票。若不信任案通過,政府又不能在14天內通過信任動議,議會就會解散,提前大選。
第五,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這個選項同樣需要先延長里斯本條約第50條,因為在3月29日“脫歐”期限之前,已經來不及舉行公投。公投舉行前,有一些法規(guī)必須先經過議會通過。
當然,除了這5種情境之外,還有許多其他變量。像是特雷莎•梅雖然已經通過保守黨議員的不信任投票,在12個月內不會再被挑戰(zhàn),但她仍舊可以選擇自行求去,保守黨得產生新首相。不過,不論是誰或哪個政黨主導政府,都將面對“脫歐”這個燙手山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