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圖來自路透社的報道)
就連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在宣布那20億的南太平洋援助項目的時候,也承認澳大利亞之前一直以為自己在該地區(qū)的影響力是“理所當然”的,并承諾今后澳大利亞不會這樣了。

(截圖來自BBC的報道)
所以,當路透社的兩位澳大利亞籍的記者前兩天用非常惡心的標題和報道抹黑中國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投資,說我們給該國修建的公路“哪兒都去不了”,并污蔑我們令該國陷入債務危機的時候;耿直哥卻認為我們在該國以及給該地區(qū)的投資和援助項目不僅帶來了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和選擇——更重要的是,我們還令澳大利亞不得不重新重視和尊重起自己的小兄弟了。

其實這樣看來,中澳實際上已經在南太平洋地區(qū)進行著有益于該區(qū)域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合作”了。其中沒有任何針對澳大利亞的動機的中國自然是坦蕩和開放的,而澳方則多少有些“自己嚇自己”和“自己逼自己”成分。
有趣的是,澳大利亞國內目前反而有學者在呼吁政府不要盲目地去和中國在南太平洋“競爭”,原因是澳大利亞對該地區(qū)的重視往往是“拍腦門”式的,缺乏系統(tǒng)的設計和對中國的認知,結果只會浪費財力物力,還事倍功半。

但耿直哥還是澳大利亞能夠認清現實,中國真沒有要動你們所謂的“后院”的意思,我們只是希望能讓中國的發(fā)展給更多地區(qū)的國家和人民帶來福利,這其中既包括南太平洋的人民,也包括澳大利亞的人民。所以,攜起手來一起干不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