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當然,在這次訪談中,特朗普的措辭也有微妙的變化。
比如,一些對話如下:
主持人:貿(mào)易戰(zhàn),現(xiàn)在正處于貿(mào)易戰(zhàn)。
特朗普: 你稱之為戰(zhàn)爭,我不這么稱呼。
主持人:那你, 你...
特朗普:這是……
主持人:你昨天還這么說。
特朗普:我稱之為小沖突(skirmish)。
主持人:我聽到了,但你昨天說這是戰(zhàn)爭(貿(mào)易戰(zhàn))。
特朗普: 我這樣說的,但實際我說這是一次戰(zhàn)役。但,實際上, 我打算降低這個激烈程度, 我覺得這是一個小沖突。 我們將會獲勝……
特朗普的一番話,把見多識廣的主持人都繞暈了,他前一天還大談貿(mào)易戰(zhàn),但一天后,又公開否認這是貿(mào)易戰(zhàn),說只是一次小沖突。
玄機何在?
我總認為,這正是特朗普做事風格的一貫反映。
在他的自傳《交易的藝術》中,特朗普談到做生意的四個階段:一是提出驚人的目標;二是大肆宣傳;三是決策反復搖擺;四是獲得直觀的結果。
特朗普寫道:“一個遠高于預期的條件讓對手無從下手——反復無常的變化給對手施加壓力——給出次優(yōu)條件讓對手急于接受了事——達到最初想要的結果。”
所以,我們看到,在半島問題上,去年特朗普各種“火與怒”的火爆言論,航母潛艇都派到附近海域,戰(zhàn)爭似乎一觸即發(fā);但現(xiàn)在,一切風平浪靜,他甚至公開說:他喜歡我,我喜歡他,我們相處得很好。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特朗普就這樣解釋說:當時是因為“我是在跟金委員長,你知道,打嘴仗,我們現(xiàn)在回想那會兒都會忍俊不禁和大笑。”
施壓時,那就極限施壓,甚至可以突破各種正常理性尺度,這很特朗普。他自己都覺得很搞笑。
在中美貿(mào)易問題上,他嫻熟地使用了這種手段,500億施壓不成就2000億,2000億不成再威脅2000億。
但中國豈是嚇大的,所以,我們看到,美國可以迫使加拿大、墨西哥讓步,卻沒能讓中國屈服。于是,特朗普改口了,這不是貿(mào)易戰(zhàn),這只是一個小戰(zhàn)役,而且他打算降低激烈程度。
盡管仍抱定美國肯定贏的心態(tài),但特朗普政府應該也認識到,一味施壓逼迫中國屈服是不可能的,最終還是得回到談判桌前解決,所以,他要降低沖突的烈度。
如果真是這樣的判斷,對貿(mào)易戰(zhàn)前景,我們還是可以持審慎樂觀的態(tài)度。
全球化是大趨勢,既然是趨勢,這就不是某個人能夠逆轉的,美國可以主張美國第一,但離開中國,世界很多大事都不可能得到解決。
當然,貿(mào)易戰(zhàn)還在繼續(xù),美國不會輕易手軟,我們必須有底線思維,爭取最好的結果,最好最壞的打算,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而且,按照特朗普的一貫風格,我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他的不確定性。
哦,也不能稱貿(mào)易戰(zhàn)。要知道,在中國官方的表態(tài)中,我們從來就沒說是貿(mào)易戰(zhàn),而只是說貿(mào)易摩擦問題,這其實很意味深長的。
特朗普,你曉得伐!
?。ū疚膩碓矗何⑿殴?ldquo;牛彈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