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持續(xù)下去,誰最受傷?是它們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27日發(fā)推文表示,正與多個國家就貿易問題展開對話,并表示最終會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3月8日,特朗普簽署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征收25%和10%關稅的貿易備忘錄。此后美國不斷通過給予“豁免國”地位的方式,試圖換取別國在貿易談判中的主動讓步。韓國就于北京時間3月26日同意進口更多美國車、削減自己的鋼鐵出口,從而獲得了美國鋼鋁關稅的豁免。

當?shù)貢r間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華盛頓簽署總統(tǒng)備忘錄。
而特朗普在北京時間3月23日簽署的對華貿易備忘錄是否也是迫使中國在貿易談判中作出讓步的手段之一? 2018年以來,從對進口光伏產品和大型洗衣機設限,到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征稅,再到公布301調查結果,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約600億美元商品征收高額關稅,美國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變本加厲。
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兩國貿易摩擦持續(xù)下去,不僅有損兩國利益,對于世界經濟發(fā)展也將產生影響。而其中,最受傷的或就是美國跨國公司。
和中國做生意,美國真的吃虧了嗎?
對于美國在這一時期十分高調的公布301調查結果的目的,有觀點認為,深層次原因是,特朗普可能希望通過設置貿易壁壘的方式來縮減美國的貿易逆差。從特朗普此前的觀點看,他始終把貿易差額看作是將美國的國內就業(yè)轉移至國外。但中信建投近期發(fā)布的一份分析中表示,美國的貿易差額在某種程度是結構性的,是建立在美國憑借其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維持低儲蓄率的結果。 如果貿易摩擦最終的結果是實現(xiàn)了美國的進口減少進而縮減逆差的話,其很有可能伴隨著的就是美國經濟的衰退。
而在與中國做生意的過程中,美國也并不會因為這樣的貿易逆差而吃虧。據(jù)中國商務部發(fā)布的《關于中美經貿關系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價值鏈中,貿易順差反映在中國,但利益順差在美國,總體上雙方互利共贏。據(jù)中方統(tǒng)計,2017年,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57%來自外資企業(yè),59%來自加工貿易。中國從加工貿易中只賺取少量加工費,而美國從設計、零部件供應、營銷等環(huán)節(jié)獲利巨大。
美方通過大量進口源自中國的低成本勞動密集型產品,事實上大大降低了美國人的消費成本,提升了“消費者剩余”,這也是改善了美國消費者的福利,在宏觀上也有利于美國抑制通貨膨脹。
這一點在美方的數(shù)據(jù)上也是有所體現(xiàn)的。據(jù)美方統(tǒng)計,2012—2016年,美失業(yè)率逐年下降,從9.6%降至4.9%,但總體貨物貿易逆差卻從6909億上升到7967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