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則“杭州19歲雙胞胎被英國牛津和劍橋大學雙雙錄取”的報道,引起了眾多中國網(wǎng)民的關(guān)注。
然而,這兩名女生“當年初中數(shù)學才考了17分,如今卻考入國外名校”的故事,卻并沒有讓絕大多數(shù)人感到“勵志”…...
大家,只是單純被這對雙胞胎的“成才”過程深深震驚了。

原來,這對被媒體描述成“成功靠的是自己的性格”的女生,以及她們父母的“放生式教育”、“不強迫孩子上補習班”、“保護孩子自尊心”等特色的“家庭素質(zhì)教育”的背后,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細節(jié):她們家真的【很有錢】。
譬如:“別人利用寒暑假上課,我們的寒暑假是和媽媽一起環(huán)游并探索世界……”


這對女生家的【有錢】,還在她們從小學到大學的整個升學過程中得到了更全面的體現(xiàn)。
其中,她們的小學讀的是很多普通溫州老百姓的孩子【擠破頭也進不去】的“貴族學校”溫州實驗小學。


她們的初中,讀的則是杭州一所名為“綠城育華學校”的“貴族中學”,并且還是學費目前已經(jīng)達到近8萬一年的一個專門給“有出國意向”的孩子提供定制教育的“睿勵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