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成為反對派編造謊言的工具】
據奧姆蘭的父親回憶,去年8月的一個夜晚,家里突然停電,房屋晃動,開始掉落灰塵和碎石。石塊砸中達克尼什的頭部,也擊中了小奧姆蘭的眉頭。他抱著奧姆蘭往外跑的時候,自己的血流到了孩子臉上,這才造成了網上流傳的視頻中奧姆蘭左臉大面積血跡的樣子。
襲擊發(fā)生后,鄰居、救援人員都趕來了。混亂中一名救援人員接過奧姆蘭,達克尼什則繼續(xù)在樓上救其他孩子。此后便出現了視頻中的一幕,奧姆蘭被送進救護車里,好幾個人開始手持攝像機對奧姆蘭進行拍攝。
達克尼什質疑說:“他們忙著拍奧姆蘭,卻沒人給孩子檢查傷口。難道拍照比救治還重要嗎?”
幾天后,達克尼什才得知了這些照片的真實用意。驚訝之余,他對視頻發(fā)布者的動機和利用視頻傳播虛假消息的媒介很是惱火。
視頻播出后,西方媒體直指俄羅斯戰(zhàn)機的空襲導致了這場災難。
但是,達克尼什說:“事發(fā)時我并沒有聽到戰(zhàn)斗機的聲音,也沒有聽到炮彈的聲響。”
為夸大襲擊后果,敘反對派媒體還發(fā)布消息說奧姆蘭受了重傷,甚至多次公布奧姆蘭和姐姐的死訊。
達克尼什說,其實奧姆蘭的傷并不重,很快就出院了,只在眉頭留下一個淺淺的疤痕。遺憾地是,奧姆蘭10歲的大哥阿里卻因傷重不治離開了人世。襲擊發(fā)生時,阿里正在樓下倒垃圾,被墜物砸成重傷。
奧姆蘭的形象火了之后,反對派武裝曾找到達克尼什,許諾大量金錢,換取他在媒體上指證敘利亞政府軍發(fā)動了襲擊。但反對派拿不出政府軍襲擊他家的證據,達克尼什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此后,反對派多次對達克尼什進行威脅,導致一家人不敢隨便出門。父親為了不讓人認出奧姆蘭,還給他換了發(fā)型。
“我不愿讓奧姆蘭成為反對派編造‘謊言’的工具,達成他們博取同情、攻擊政府的目的。”達克尼什說。
此外,還有多個國家的政府和組織提出資助奧姆蘭一家到土耳其或歐洲去生活,但達克尼什都沒有接受。
他說:“敘利亞是我的國家,我不會離開阿勒頗。”
【究竟是誰精心策劃的公關?】
今年6月,政府軍收復阿勒頗半年后,沉默的奧姆蘭一家終于發(fā)聲,先后接受國內外多家媒體采訪。
達克尼什覺得,現在局勢好轉了,不再擔心有威脅,是時候說出實情了。
然而,西方媒體在報道這則消息時,還是帶上了有色眼鏡。美國《紐約時報》稱奧姆蘭一家再度露面,是敘利亞政府精心策劃的公關行為,甚至稱達克尼什想利用孩子實現自己的政治訴求。
對此達克尼什表示,從一開始就是反對派武裝在利用奧姆蘭策劃一系列宣傳活動,并傳播不實的言論,而自己一直沒有配合他們“消費苦難”。
時至今日,奧姆蘭的形象依然出現在某些西方媒體的電視畫面中,用來渲染敘利亞當局殺人狂魔的形象。
實際上,在敘利亞戰(zhàn)爭的報道中,西方媒體大多只聽信來自反對派和當地所謂公民記者的聲音,選擇性地忽視敘利亞政府和當地主流媒體的表態(tài)。
然而,提供消息的當地救援組織、活動人士和公民記者,卻一再被媒體揭露與西方政府、反對派武裝甚至極端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其發(fā)布的信息背后涉及復雜的政治利益。
拍攝并上傳奧姆蘭視頻的“阿勒頗媒體中心”就被披露受到西方國家的資助。另外,參與救援奧姆蘭的阿勒頗救援組織“白頭盔”,也因疑似擺拍救援場景,屢次被細心的網友抓包。
誰能想到,那些硝煙里牽動人心的照片和視頻,竟來自別有用心者虛偽的謊言,而弱小無辜的孩童往往被他們當成賺取眼淚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