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愛父母那樣愛老百姓”的黨的總書記
9月,習近平前往陜西高西溝村考察調(diào)研。中途他臨時下車,走進田間察看谷子、糜子、玉米長勢,同正在勞作的老鄉(xiāng)聊天。高西溝村曾是貧困村,如今禿山溝被改造成了“塞上小江南”,農(nóng)民也富裕起來。這是成千上萬中國農(nóng)村通過改革開放舊貌換新顏的縮影。

2021年9月13日,習近平在陜西省榆林市考察調(diào)研。這是習近平在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考察。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而習近平正是在距高西溝村約150公里的另一個村子里,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的。他從那時起步到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經(jīng)過了38年。
1969年,不到16歲的他來到陜西梁家河村插隊。習近平后來回憶到,他和鄉(xiāng)親們住在土窯里,吃粗糲的雜糧,睡覺幾乎是躺在跳蚤堆里,農(nóng)民生活十分艱苦,“讓鄉(xiāng)親們飽餐一頓肉”是他的心愿。
習近平在1974年被批準入黨,不久后成為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當時與他共事的村干部說,習近平的“進步”,是因為他“踏踏實實干,有想法,能團結(jié)群眾、團結(jié)隊干部”。
習近平書記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打井、修淤地壩、修梯田、建沼氣池。一年過去后,村民吃不飽飯而去逃荒的情形看不到了。
習近平出身紅色家庭,父親習仲勛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領(lǐng)導集體成員。習近平會回憶父親的言傳身教,以及自己少年的成長環(huán)境。
“我上中學時,學的政治課本叫《做革命的接班人》,書上講到‘熱愛生產(chǎn)勞動,艱苦奮斗,用自己的雙手建設(shè)富強的社會主義祖國’,‘立雄心壯志,做革命的接班人’。”習近平說。
習近平當知青時,一共遞交10次入黨申請書。他在窯洞的煤油燈下通讀三遍《資本論》,寫下18本讀書筆記。
告別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崗位后,他回北京上大學,畢業(yè)后到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然后赴河北省擔任正定縣的縣委副書記、書記。
他回憶這段經(jīng)歷時說:“1982年,我主動要求從中央機關(guān)再次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我說要像愛父母那樣愛老百姓。”他說,最深的一個體會是,最難時最大的靠山是人民群眾,一是不信邪,在你最需要時伸手援助;二是教你做人做事長見識;三是堅韌不拔吃苦耐勞。
此后,他在沿海的福建省擔任廈門市副市長,又在該省一個貧困地區(qū)寧德擔任地委書記,接下來擔任了福州市委書記、福建省長等;然后在浙江做了近五年省委書記;再調(diào)任中國最現(xiàn)代化城市上海的市委書記。
如今,浙江浦江縣一個學校保留著他“下訪”的現(xiàn)場。2003年,習近平帶同事來這里接待群眾。在一間教室臨時改建的接訪室內(nèi),村民向他反映村里盼修路,多次上訪總沒有下文。征求交通部門意見后,習近平當場拍板:省道改造工程要克服困難盡快開工建設(shè)。“想不到習書記這么雷厲風行!路修好后我們的生活方便多了。”當時的村民蔣星劍說。
有的回憶文章記述他如何重情重義:作家朋友賈大山病了,他趕回正定探望;當年的同事呂玉蘭去世了,他寫文章悼念;梁家河村民呂侯生病了,習近平接他到福州治療,并用自己的工資和家人的錢負擔了呂侯生的所有路費、醫(yī)藥費。習近平說:“侯生,給你治病,花多少錢我都愿意。”
不管在哪個職位上,習近平都毫不費力就與群眾打成一片。他跟村干部聊怎么賣好土產(chǎn)白酒來促進農(nóng)民增收,他幫忙做網(wǎng)店“帶貨員”,他站在雨中和工人合影,到胡同里給快遞小哥拜年,他操心小區(qū)的垃圾分類,還為降低中小學生近視發(fā)生率出謀劃策。

2019年2月1日,習近平在春節(jié)前夕來到北京前門石頭胡同的快遞服務點,看望仍在工作的“快遞小哥”。新華社發(fā)
浙江的同事張鴻銘說,習近平花很大力氣部署防范臺風,至今他還記得習近平說的幾句話:“第一句是‘寧可十防九空,也要萬無一失’;第二句是‘寧聽罵聲,不聽哭聲’;第三句是‘撤離有序,安置妥當’。”
“這份情懷,就是他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時,第一時間提出不惜一切代價挽救人的生命的底層邏輯。”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副院長劉靖北說。
習近平每到一地都拿出創(chuàng)新性施政綱領(lǐng),比如“八八戰(zhàn)略”和“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寧波舟山港如今成了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他20年前就看到這個趨勢并作出建設(shè)規(guī)劃。”港口管理人員陶成波回憶。
2007年,習近平來到中央。他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分工負責黨建、組工、港澳、北京奧運會籌辦等領(lǐng)域。
2012年,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59歲的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
就任總書記一個多月,他就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寒冷,乘車300多公里來到太行山深處的貧困縣阜平縣,走進農(nóng)家,盤腿坐在炕上,拉著鄉(xiāng)親的手,問他們生活怎樣。那次他說,看到老區(qū)一些鄉(xiāng)親生活還比較困難,“心情是沉重的”。

2012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guān)鎮(zhèn)駱駝灣村看望慰問困難群眾。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習近平常說,為人民服務,清正廉潔,是共產(chǎn)黨人的本色,我們必須保持這個本色。
他自己總是率先做到。在寧德工作時,習近平和大家一樣在食堂排隊打飯,有家人來時就在自家起爐灶做飯。夫人彭麗媛到寧德來看望他,都是自己到市場買菜。他沒有一次安排公車接送彭麗媛。
對侵犯民眾利益的人和事,他則嫉惡如仇。他剛當上寧德地委書記,就嚴查干部占地建私房。寧德是貧困地區(qū),干部違紀違法占地建私房卻成了風氣。清房就要得罪人。習近平說:“這里有一個誰得罪誰的問題,你違紀違法占地蓋房,為一己之私破壞了黨的權(quán)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黨,得罪了人民,得罪了黨紀國法,而不是代表了黨和人民利益查處你的干部得罪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