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4日電 題:外國人在華接種疫苗是一種什么感受?
據(jù)統(tǒng)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0萬外籍人士在華接種50余萬劑新冠疫苗。
在華外國人為何選擇接種中國疫苗?外國人在中國接種疫苗是什么流程?接種中國疫苗,這些外國人感受如何?
在北京大學讀大三的韓國留學生李昇憲向中新社記者表示,自己已完成兩劑科興疫苗接種。
李昇憲說,在中國接種疫苗的想法最初是受周圍韓國朋友們的影響。“如果在中國打了疫苗的話,去韓國可能就不需要隔離了,來來往往比較方便。”
“感覺挺好的!”李昇憲回憶說,接種現(xiàn)場井然有序。在接種第二針前,由于自己擔心出現(xiàn)血壓偏高的問題,醫(yī)護人員便為他測量了血壓,并在經(jīng)多位醫(yī)生商量后給了他接種建議。
“我想對醫(yī)護人員們說一聲:辛苦了,加油!因為現(xiàn)在疫情還沒結(jié)束。”李昇憲說,一直就感覺醫(yī)護人員特別辛苦,無論是為了患者健康,還是為了整個社會復蘇,他們在疫情期間付出了太多。
來自阿富汗的北大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生羅明(Ramin)告訴記者,出于個人防疫安全和重返正常生活的考慮,今年6月份他在學校接種了新冠疫苗。
羅明說,剛剛接種后感到胳膊“稍微有點疼痛”,但過段時間就沒事了。
“中國在疫苗國際合作中具有自己的優(yōu)勢。”羅明認為,因為中國及早開始進行新冠疫苗研發(fā)工作,成為世界上較早完成疫苗研發(fā)的國家之一。
27歲的阿根廷男生夏波波(Brian)是中國視頻網(wǎng)站“嗶哩嗶哩”知名博主。今年4月,他在上海接種了疫苗并用視頻記錄下全程。
夏波波介紹道,外國人“只需要花五分鐘”通過小程序即可報名,可預約距離自己最近的醫(yī)院。到達醫(yī)院后,有英文流利的醫(yī)護人員指導填寫相關表格。繳費約100元人民幣(約合16美元),“算起來非常便宜了”。
“真的沒感覺到疼。”接種后,夏波波收到一份名為“接種新冠疫苗后你應該注意什么?”的英文提示:在接種第二針前需要等待21天至28天;接種疫苗后,在觀察區(qū)域留觀30分鐘,在此期間如果有任何不適請告知醫(yī)務人員;多喝水,不要運動,不吃辛辣食物和避免接觸個人過敏物質(zhì);當天不要洗澡;有輕微的紅腫和酸脹疼痛不要抓或摩擦傷口。他認為“這非常貼心”。
“我希望能到國外去旅行,去看我的家人和朋友,我認為這是一個開始。接種疫苗會讓我們的想法成真。”夏波波說道。
德國女孩維多利亞(Viki)同樣在中國視頻網(wǎng)站上分享了自己今年5月份在上海接種疫苗的經(jīng)歷。她說:“我當時還是有點小緊張的,因為我很久沒打疫苗了。但接種過程非常快,我甚至都沒感受到任何疼痛感。”留觀30分鐘后,她表示感覺正常。
她特別注意到,接種后就已經(jīng)能夠在手機軟件上查詢到接種記錄,而且“健康碼還變成金色的了”。到了第二天,維多利亞表示:“沒感覺到有什么副作用,我就感覺我的手臂有些酸痛,接種完之后也有些疲勞感,但也就這些?,F(xiàn)在已經(jīng)恢復正常了,我的手臂也不疼了。”
維多利亞還提到,當時自己在德國的朋友聽說她在中國接種疫苗后都說,“你好幸運呀!我們要等好久才能打上疫苗”。
法國人李格今年5月也打了中國疫苗。接種幾小時后,他表示基本上沒有什么不良反應。“唯一恐怖的是,醫(yī)生建議三天不能喝咖啡,一周不能喝酒。”他開玩笑說。 (來源:中新網(wǎng) 作者 薄雯雯 李湘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