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了一次集體學習。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七一”前夕進行集體學習幾乎成為慣例,而且學習主題都與“黨的建設”相關。
今年正值黨的百年華誕。這次集體學習更具新意和深意。
從主題看,鮮明深遠——用好紅色資源、賡續(xù)紅色血脈;
從內容看,頗具深意——安排了兩項活動,一是參觀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一是參觀瞻仰豐澤園毛澤東同志故居;
從形式上看,豐富鮮活——采取參觀和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在參觀之后,習近平等領導同志回到了中南海懷仁堂,圍繞主題進一步開展學習。此前有兩次集體學習也是走出了中南海,2013年把“課堂”搬到中關村,2019年則前往新聞單位媒體融合發(fā)展第一線,采取調研、講解、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參觀學習的行程安排,凸顯了深入紅色發(fā)源地,探尋百年大黨夢想與使命、汲取奮進力量的重要意義。
北大紅樓是五四運動的發(fā)源地、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活動地。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李大釗、陳獨秀等在這里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青年毛澤東在這里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和思想營養(yǎng)。

新華社記者 謝環(huán)馳 攝
豐澤園毛澤東同志故居,是毛澤東同志從1949年9月21日開始工作和生活了17年的地方。毛澤東同志在這里籌劃了新中國建立和建設的一系列大政方略。新中國的宏偉藍圖在這里徐徐打開。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北大紅樓和豐澤園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何而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因何而來。
建黨百年的歷史時刻,“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關鍵節(jié)點,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紅色的“起點”,就是要尋根溯源、收獲啟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