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鐘哲 陜西省作協(xié)會員
箭指蒼穹、“神舟”凌空,“天和”迎客、書寫精彩。我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于今天2021年6月17日上午9時22分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之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由此書寫新華章、步入新階段。
從神十二發(fā)射消息發(fā)布的那一刻起——更遠地說,從1992年9月21日黨中央確定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起,人們就關注著這個工程的每一個動態(tài)、每一步進展,把一腔熱情、一腔自豪,傾注到這個工程之上。今天,當承載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火箭呼嘯著送入太空的時候,炎黃子孫,無不自信滿滿、激動萬分。
中國載人航天的每一步歷程,都可謂步步驚心、步步驚艷。我們起步晚、速度快,走得異常堅實與沉穩(wěn)。難以忘記,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設全面展開;在1999、2001、2002年分別進行了四次無人飛行試驗;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次圓滿完成我國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在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我國也由此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此后,神舟系列多次完成載人飛行,實現(xiàn)單人單天到多人多天的飛行突破、出艙活動以及飛船與飛行器的交匯對接。神舟十二號3名航天員,將成為“天和”核心艙首批“入住人員”,在軌駐留3個月,進一步驗證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功能性能,全面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在軌驗證航天員與機械臂共同完成出艙活動及艙外操作能力,首次檢驗東風著陸場搜索回收功能。這些任務的完成,將為后續(xù)空間站建造及應用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積累寶貴經(jīng)驗。
神舟十二號翱翔太空,是獻給我們黨百年華誕的珍貴禮物,是唱給社會主義祖國的一支頌歌,是對航天人辛勤耕耘、揮灑汗水的可喜回報。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時刻,我們想到了什么,我們應做些什么?
我們要點贊偉大祖國。毫無疑問,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政治優(yōu)勢和中國社會主義的制度優(yōu)勢,引領、推動中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不斷邁進。不屈的中華民族用奮斗的雙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華麗轉(zhuǎn)身,創(chuàng)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奇跡,新型舉國體制優(yōu)勢,為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夯實了基礎。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偉大成就,是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根本就無法想象、無法實現(xiàn)的,我們理應為偉大祖國點贊喝彩。
我們要弘揚航天精神。偉大的事業(yè)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yè)。載人航天工程堪稱是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fā)展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幾十年來,我國航天工程的一次次突破、一個個成就,不僅凝結(jié)著幾十萬航天人的心血與汗水、奮斗與拼搏,也積淀結(jié)晶出寶貴的航天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譜系的一束高光。“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這是航天人打造航天偉業(yè)的秘笈,也是建設航天強國的動力。我們要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作出貢獻。
我們要學習航天英雄。楊利偉、聶海勝、費俊龍、景海鵬、翟志剛、劉伯明、陳冬、鄧清明、張曉光、劉旺、劉洋、王亞平等航天英雄,個個都是中華兒女的優(yōu)秀代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楊利偉敢做中國太空第一人,勇于探索、不怕犧牲。聶海勝今年已經(jīng)57歲,依然挑起指令長的指揮重擔。早在2013年,他在神十飛行乘組擔任指令長時,就同時承擔手控交會對接操作任務,兩項任務一人擔當,這在我國航天史上尚屬首次。為了完成任務,聶海勝在地面進行了超過2000次的模擬訓練。航天英雄身上的熱愛祖國、為國爭光,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科學求實、嚴肅認真,同舟共濟、團結(jié)協(xié)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品質(zhì),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百年史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體現(xiàn)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威望,體現(xiàn)現(xiàn)代科技最新成就,為促進太空資源開發(fā),造福地球人類作出努力,也是百年黨史的輝煌一頁。聶海勝曾說,“只為了飛天是我們的祖先千百年來的向往,只為了我們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中國人也應在浩瀚太空占有一席之地”,加上政治、經(jīng)濟、科技等諸多意義與價值,神舟十二號飛船承載的太空探索,就讓人精神振奮、豪情滿懷,就讓人放歌一曲、激蕩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