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在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城市書房,小朋友在閱讀圖書。
當日是“世界讀書日”,多地舉行讀書活動,讓市民享受閱讀的快樂。
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山河破碎,讀書是為了求索救國良方;百廢待興,讀書是為了矢志報國;變革歲月,讀書是為了和國家一起奮起直追……今天,讀書是為了勇?lián)厝?,不負時代,更不負那些“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先輩! 制作:王靖遠 王英妮 余星馨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中新社北京4月23日電 題:世界讀書日:與閱讀的“一百種相遇” “與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類似,感受到閱讀真正的美好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而當下的人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真的可以有‘一百種’方式與之相遇。”又是一年世界讀書日,中國青年作家石一楓在北京一場活動上說。 可以有“一百種相遇”,正是當下的人們與閱讀。從紙質到線上,從看到聽,從深讀到淺度,各...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新華社上海4月23日電 題:世界讀書日,你“慢閱讀”了嗎?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的傳統(tǒng)據(jù)稱來自西班牙。勇士屠龍救出公主,公主則回贈一本書,以此象征“膽識和力量”。 如今,現(xiàn)代人的生活日益被手機綁架,書卷里的“膽識和力量”成為奢侈。網(wǎng)絡時代,我們能否每天放下手機半小時,回歸寧靜愉悅的“慢閱讀”? 世界讀書日:一場放下手機的“...
嘉庚書房揭牌儀式 廈門市集美區(qū)融媒體中心供圖 中新網(wǎng)廈門4月23日電 上個世紀初,愛國華僑陳嘉庚懷著教育救國的熱忱創(chuàng)辦了集美學校,向師生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成為廈門革命的發(fā)源地。一百年后,集美八音樓以新時代城市書房——全國首個“嘉庚書房”的形象正式對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