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7日報道 香港《南華早報》3月6日發(fā)表題為《北京明確其發(fā)展愿景》的社論,社論指出,政府工作報告在對發(fā)展愿景至關重要的三個領域——科研與創(chuàng)新、環(huán)境保護與污染、社會福利與民生——都制定了確切數字。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這次向全國人大會議所作的年度政府工作報告有兩點不同。這是中國自控制住新冠疫情以來,首次松開對經濟增長的“剎車”。
其次,它啟動了下一個五年規(guī)劃,并按照到2035年的長期設想,規(guī)劃了進一步發(fā)展的藍圖。它還把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定在6%以上,這實際上為北京設定了一個需要實現的最低目標,且沒有上限。
與一些國家相比,這個最低增長目標可能聽起來并不那么雄心勃勃。但考慮到這些國家正從負增長中反彈,而中國是唯一在疫情時期維持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6%以上的經濟增長率看上去相對強勁。
這一目標是開放式的,因為經濟需要在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開始時積聚勢頭。還有一點不同的是,年度增長目標不是預測的,而是經地方和中央政府討論后設定的,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把重點轉向經濟增長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