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
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毛澤東第一次使用了“為人民服務(wù)”的概念。1944年9月8日,為追悼張思德同志,毛澤東親筆寫下“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聯(lián),同時發(fā)表講話,即著名的《為人民服務(wù)》。1945年4月,在黨的七大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作為黨的宗旨,第一次寫進黨章。直到今天,當(dāng)我們從新華門前經(jīng)過,依然能看到影壁上毛澤東手書的“為人民服務(wù)”五個鎏金大字,這是對人民的莊嚴(yán)承諾,也是對每一位中國共產(chǎn)黨員的敦促。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wù)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去。”這段家喻戶曉的話,出自雷鋒的日記。在小崗村群眾的心里,第一書記沈浩似乎從未離去。“我要回到家鄉(xiāng)施甸種樹,為百姓造一片綠洲。”楊善洲退休后,為造福百姓,回到家鄉(xiāng)的大亮山植樹造林22載,綠了荒山,白了頭發(fā)……在這些人的故事中,我們讀懂了什么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
“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guān)系黨的生死存亡。”“群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yè)無不勝。”正是人民“眾人拾柴”的力量,書寫了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來的壯麗史詩。(中國西藏網(wǎng) 文/孫?。?/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