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在中國方向上,一些反華議員則急著逼拜登政府對華施以重手。
25日,美國多位反華議員在國會就上演了極力攻擊中國的戲碼。
在眾議院外委會會議上,一項名為“國際體育項目的美國價值與安全法”的法案通過審議,矛頭直指北京冬奧會。法案呼吁美國務院最晚應在賽事開始前180天,通報奧運會主辦國的人權問題。
這是一碗共和黨眾議員麥考爾炒了多時的冷飯。
早在去年,這位眾院“中國工作組”主席就已推出這份叫囂抵制北京冬奧會的法案,并在當年11月那屆國會期間獲得眾院通過,只是最后以在參院沒有取得進展而告終。
本月23日,麥考爾又把這個法案送上眾議院外委會成員們的案頭。
在一份為此造勢的聲明中,麥考爾先是抹黑2008年北京奧運會,說那是“對人權的一次重大打擊”。
然后,他再次唱起所謂“中國人權形勢急劇惡化”的濫調,甚至連帶著攻擊國際奧委會,說讓中國舉辦2022北京冬奧會“再次表明國際奧委會對人權的漠視”。
在麥考爾等人鼓噪下,這份法案25日獲得眾院外委會通過,接下來將被送交眾議院全院審議。按照程序,法案需要獲得參眾兩院通過,并獲總統(tǒng)簽署,才能生效。
麥考爾等國會議員抵制北京冬奧會死性不改,美國政府作何反應呢?
本月3日,白宮發(fā)言人普薩基就曾對有關北京冬奧會的提問表示,美國并無討論要改變自己的立場或計劃。路透社對此的解讀是,她當時的意思,就是美國無意抵制北京冬奧會。
但25日,再被問及這個問題,普薩基又說,“尚未就美國是否參加2022北京冬奧會做出最終決定”。
一些美媒聽后立即興奮起來,它們認為這個表態(tài)跟之前比“稍有變化”。CNBC干脆在標題中直接說,“隨著壓力增加,白宮為抵制北京冬奧會敞開大門。”
但這些記者忘了,普薩基25日還補了一句,“當然,我們將尋求美國奧委會的指導”。
那么,美國奧委會是啥態(tài)度呢?
這個組織發(fā)言人喬恩·梅森在回應媒體的聲明中說得非常清楚:反對抵制,“因為抵制會對運動員產生負面影響”。
可見,美國官方在這個問題上仍然保持著謹慎態(tài)度。
這跟其他相關國家政府的反應基本一致。兩天前,英國首相約翰遜剛剛針對一些英國議員鼓噪抵制北京冬奧會做出明確表態(tài),稱英國“通常”不會支持抵制體育賽事。
在眾院外委會放行麥考爾等人的反華法案當天,國會參議院內也有人在作妖。
早已惡名在外的4個共和黨反華參議員:湯姆·科頓、盧比奧、克魯茲和里克·斯科特,當天聯(lián)合提出一項“簽證安全法案”,要求終止基于中國公民十年多次入境簽證。
這款簽證已經實施六年多了。2014年11月中美雙方達成協(xié)議,將兩國公民旅游和商務簽證的有效期,從一年延長到十年。
但湯姆·科頓現在說,“這是一個錯誤決定”。
他在一份聲明中說,在簽發(fā)簽證的過程中,“美國張開雙臂歡迎中國共產黨及其情報機構以及那些被他們收買的人”。
還是這些人一貫的套路,啥問題都往抹黑中國搞間諜活動、侵犯人權等方向上硬扣,真正目的就是鼓噪反華和對抗。
一位美國問題學者說得挺好,湯姆·科頓這些年輕政客,一上來就大言不慚地指責前輩一些理性對華決策,其實是他們自己被冷戰(zhàn)思維沖昏了頭,秀出了智商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