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佛山女孩吳嘉敏依偎在奶奶懷里與救助過自己的110民警“握手”(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廣東省公安廳供圖)
廣東佛山,25歲的吳嘉敏有一個獨特的小名——“110”。
1996年9月2日晚上,嘉敏的媽媽突然臨產(chǎn),情急之下,75歲的奶奶撥通了110報警電話,巡警不到三分鐘就沖到6樓,用藤椅將產(chǎn)婦抬到車上,孩子因及時送院得以順利出生。為了感謝民警,家人將孩子的小名喚作“110”。
有困難,找警察。1986年1月10日凌晨3點15分,新中國第一宗“110”報警電話鈴聲在廣州響起。
如今,全國“110”報警電話日均接警近30萬起。這是每天30萬份的信任和期盼,也是每天30萬份的守候和響應(yīng)。

1986年1月10日,廣州市公安局開通全國首家110報警服務(wù)臺。這是第一代接線員在工作中(1986年2月攝)。新華社發(fā)(周曉輝 攝)
35年來,鏈接起人民群眾和人民警察之間普通的三個阿拉伯?dāng)?shù)字“110”,有著最簡單也最豐富的詮釋——一心一意的守護。
在奔騰不息的萬里長江,2000多名長江航運警察護衛(wèi)著母親河的歲歲安瀾;

在重慶北站開往南京南站的D2272次列車車廂里,成都鐵路公安局重慶公安處的民警與旅客進行互動(2021年1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在祖國大地飛馳的列車上,1萬多名鐵路乘警護佑著億萬旅客每一次出行;
在邊境一線和國門口岸,廣大移民管理警察披星戴月為國戍邊保平安;
此外,還有2萬名緝毒警、16萬名刑警、27萬名交警、150萬名派出所民警輔警……
默默守護,卻甘之如飴。因為他們,期待化險為夷、平安祥和的時分;傾心萬家團圓、國泰民安的景象。

在天津市2019年集中銷毀毒品活動現(xiàn)場,警察將毒品搬送到銷毀爐處(2019年6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