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的草場(9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占軼 攝
“牧人跟著牛羊走,牛羊跟著水草走。”這是高原牧人信奉的法則。
33歲的索索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的扎陵湖畔長大。從記事起,索索的生活就沒有離開過草原和牛羊。
“現在草長得和羊腿一樣高,從草原上消失的那些動物又回來了。”索索興奮地告訴記者。
防治沙漠化面積95.71萬畝,治理黑土灘315.11萬畝,境內黃河、長江流域水質斷面均達到國家標準……這是果洛堅持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理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生態(tài)成績單。
生活不只眼前的這片草場——成績單背后,是雪域果洛草原牧民群眾與干部的選擇與堅守,更是要把綠色的夢編織在江源大地上。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內的阿尼瑪卿雪山(8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占軼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