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年7月,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演講中,總書記對“面向未來,中國將做一個什么樣的國家”這一問題,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發(fā):
中國將始終做一個維護和平的國家。
中國將始終做一個促進合作的國家。
中國將始終做一個虛心學習的國家。
事實最有說服力。這些年來,中國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生,讓這個世界改變了很多,但在這一點上,中國始終沒有也不會改變。
2020年6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以視頻方式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這次會見,雖然談的主題是中歐關(guān)系,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并未局限于此。

總書記強調(diào),中國既是擁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國度,又是充滿活力的發(fā)展中國家:
中國要和平不要霸權(quán)。
中國是機遇不是威脅。
中國是伙伴不是對手。
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旗幟鮮明、擲地有聲,再次對中國“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將做一個什么樣的國家”這一問題作出了響亮回答,具有極強的指導性、針對性。
首先來看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中國既是擁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國度,又是充滿活力的發(fā)展中國家。
這里面有四個關(guān)鍵詞:
悠久歷史
古老國度
充滿活力
發(fā)展中國家

悠久歷史,古老國度,這側(cè)重講的是中國的過去,但并不局限于過去。今日之中國是歷史之中國的延續(xù)與發(fā)展,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至今依然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