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在深圳光明科學城啟動區(qū)項目工地作業(yè)(3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工地恢復活力 生產引擎加力
隨著一聲“開始起吊”的指令,施工人員檢查吊具、掛鉤,起吊、落位一氣呵成。近日,深圳光明科學城啟動區(qū)項目首節(jié)鋼結構順利完成吊裝,拉開了下一階段鋼結構主體工程安裝施工的序幕。
光明科學城是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主陣地”之一,這里將布局一批大科學裝置、高校、實驗室,聚集高端基礎研究資源。復工以來,承建單位中建三局正朝著今年年底完成主體結構施工的目標全速推進。
這是重大項目有序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隨著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各地正在恢復往日的活力。
伶仃洋上,集“隧、島、橋、水下互通”四位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通道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正在加緊建設。自全面復工復產以來,主要承建單位中交集團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全面?zhèn)鋺?zhàn)首節(jié)沉管對接這一重大節(jié)點目標的實現(xiàn)。目前,近4000名工作人員現(xiàn)場作業(yè),565臺(套)大型設備正在緊張忙碌。

這是4月25日拍攝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施工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盧燁攝
杭州灣南岸,占地2200畝的空曠土地上吊機林立、打樁機嘶吼,中國石化鎮(zhèn)?;仨椖恳黄诠こ探ㄔO如火如荼。位于浙江寧波的鎮(zhèn)?;仨椖渴菄抑卮笊a力布局項目,一期工程規(guī)劃于2021年年底建成,可帶動下游千億元級產業(yè),推動我國石化產業(yè)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項目工程管理部負責人張延軍說,雖然疫情使工程施工一度停止,但現(xiàn)在已經科學有序追回了工期。
大理至瑞麗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大柱山隧道順利貫通、位于沈陽的1.5萬噸重的非對稱獨塔斜拉大橋完成主體轉體施工、京雄高鐵雄安站混凝土主體結構封頂……近日,中國中鐵加速推進國家重大項目、地方重點項目,多個重點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據(jù)統(tǒng)計,境內在建項目復工率達100%,復工總人數(shù)達122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