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集中力量辦大事”促成的巨大優(yōu)勢——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們成就事業(yè)的重要法寶。我國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這個法寶搞出來的,千萬不能丟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qū),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圖為嫦娥四號著陸器監(jiān)視相機C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 新華社發(fā)(國家航天局供圖)
嫦娥四號首次月背著陸,第52、53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進入預定軌道……2019年一年間,一些領域集中力量、合理配置資源,相繼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捷報頻傳。
“健全國家實驗室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chuàng)新的體制機制”……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的長遠未來進一步作出系統(tǒng)謀劃。
積跬步以致千里,匯涓滴而成江海。
從對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進行長遠謀劃,到搭建科技創(chuàng)新制度的四梁八柱,再到激發(fā)科技創(chuàng)新潛力的一系列實招,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活力不斷迸發(fā)。
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中國向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重溫歷史,幾多感慨,幾多壯志。
如今,站在新的起點,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2019年5月23日,參觀人員在山東青島登上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參觀。 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2019年5月,一輛藍色和銀色相間的子彈頭列車在青島帥氣登場,未來感十足的外觀讓這輛高速磁浮試驗樣車甫一下線,便立刻成為“網紅”,收獲“粉絲”無數。
時速600公里、經過近三年技術攻關、成功突破高速磁浮系列關鍵核心技術……高速磁浮列車不僅顏值高,科技含量更高,且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chuàng)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2019年金秋的北京,天高云淡。

經中共中央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于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這是少先隊員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獻花。 新華社記者 殷博古 攝
莊嚴的人民大會堂里,《向祖國致敬》的旋律雄壯激昂。習近平總書記為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并同他們親切握手表示祝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