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2020年,貧困遠去,幸福走來。在山川、在城邊、在田野、在企業(yè),我們聆聽寒冬里你的小確幸,感受你脫貧致富的大歡喜;我們記錄你堅守崗位奮斗的新作為,見證你追逐夢想開創(chuàng)的新天地。這一年新春,我們與你滿懷期待,一起昂揚向前。
自1月7日起,新華社開設(shè)“新春走基層”欄目,陸續(xù)推出記者發(fā)自一線的報道,吹響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號角,充分反映廣大干部群眾一鼓作氣、迎難而上的精神面貌和實際行動,充分展現(xiàn)祖國各地欣欣向榮、人民群眾歡度春節(jié)的美好景象。
新華社記者
2020年,脫貧攻堅進入決勝之年。
春節(jié)臨近,新華社記者深入巴蜀深處、大別山區(qū)、三晉大地,傾聽貧困戶們的新春愿景,了解他們的新年新喜,聽他們講述一個個暖心故事。
懸崖村不再蜀道難
三面環(huán)山,全是懸崖絕壁;一面依水,金沙江支流西溪河流淌而過。與世隔絕了50多年的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阿布洛哈村終于不再是“高山深谷”——不久前,供村民們進出的懸崖“擺渡車”開通了。
和村民阿達么友雜一起,記者登上“擺渡車”進村:人們坐著封閉轎廂橫跨西溪河峽谷,腳下400多米深的懸崖,不再令人生畏。
“以前出去一趟要4個多小時,走懸崖上的山路很危險,一不小心就可能跌下去?,F(xiàn)在出去只要20分鐘。外面,還有往返縣城的公交車。”阿達么友雜說,今年春節(jié),她終于可以帶著兩個孩子去縣城轉(zhuǎn)轉(zhuǎn)。
小小“擺渡車”,承載著村民迎接新生活的希望。
村支書吉列子日說,全村65戶253人,目前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9戶182人,交通成為限制村莊發(fā)展的最大瓶頸。
“現(xiàn)在出村方便了,大家的日子更有盼頭了!”村支書樂呵呵地向記者介紹,村里正在引導(dǎo)老百姓發(fā)展特色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修建黑山羊養(yǎng)殖基地680平方米,種植100畝芒果,種植無刺花椒苗6300株……
除了“擺渡車”,一條通村公路正在緊鑼密鼓地修建中。
以前因村子位置險峻,大型機械設(shè)備上不去。如今四川路橋集團租用重型直升機吊運了大型機械設(shè)備到村里。
“我們現(xiàn)在白天黑夜趕工。”偉木村村民布日小火在修路工地上干活,他有親戚在阿布洛哈村,路修好了,他要帶著老婆回村走走親戚。
這個春節(jié)開始,“懸崖村”不再“蜀道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