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緊盯”中國,那邊甘當“走卒”
美國媒體曾報道說,當年CECC成立時,中國官方對美國決定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表示歡迎,但批評成立CECC的相關立法,認為該委員會的作用是干涉中國內政。事實的確如此,該機構發(fā)表的所謂年度報告常常遭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嚴詞批駁。
CECC是一些美國人士在中國問題上制造噪音的一個縮影,類似機構及政客還有不少。除佩洛西外,經常鼓吹對華強硬的美國國會議員約霍曾聯同他人提出議案評論香港事務,炒作“港獨”組織“香港民族黨”被禁一事。他不時接待反對派訪美,比如去年5月見了香港公民黨主席梁家杰及黨魁楊岳橋等人。
今年5月李柱銘等人竄訪美國時,由反華政客主導的另一個國會附屬機構“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C)“積極配合”,引述CECC主席與美國駐港澳總領事的言論等發(fā)表報告。美國國會一個名叫蘭托斯人權委員會的機構也很活躍,而麥戈文和史密斯正是這個委員會的共同主席,他們在委員會里對中國“特別關照”。
信強表示,CECC總體而言發(fā)出的聲音對中國不友好,它跟USCC相似,主要作用其實就是“盯住中國”。有分析稱,CECC每年提交的涉華報告及舉行的聽證會,往往會給中美關系帶來不和諧的聲音,但它主導不了中美關系發(fā)展的大方向。CECC成立以來的近20年,中國快速崛起,這個過程中,美中實力此消彼長,這是美國那些別有心思的政客無法回避的現實。
加拿大全球研究網近日刊文評論稱,黃之鋒在全球飛來飛去,與有錢有勢有名的權貴對酌共飲,如果他試圖將自己描述為一個草根運動領袖,那他的所作所為再糟糕不過,壓倒性的證據顯示他只是美國外交政策和更迭政權企圖的又一個“走卒”。其他竄訪美國、“告洋狀”者何嘗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