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華網承辦的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論壇上
兩位院士
講述了他們與中國航天事業(yè)的故事
1
35年的前期準備
10年的論證
……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
歐陽自遠
回望了中國探月工程
走過的不凡之路

“國家的需要
就是我的選擇”
歐陽自遠的探月之路
是從泥土中走出來的
1957年
搞礦產勘探的歐陽自遠
被蘇聯(lián)發(fā)射上天的第一顆衛(wèi)星震驚了
他想,如果能用人造衛(wèi)星找礦
效率該有多高啊!
1958年
美蘇相繼公布了探月計劃
歐陽自遠看著有些著急
“中國沒有人研究這個領域
那也沒有關系
我們開始搞吧!”
那時的中國
百廢待興,一窮二白
要搞地外研究
卻又得不到月球、火星的樣品
就只能從現實出發(fā)
收集降落在中國的各類隕石
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
歐陽自遠和他的團隊還是
抓住了1976年中國降落隕石雨的機會
他們深入考察,精心研究
發(fā)表了100多篇研究論文和兩本專著
成為國際上隕石研究的典范
......

隕石示意圖
從1958年開始涉及這一領域
到2003年撰寫
“中國首次月球探測立項報告”
歐陽自遠和中國的航天人們
足足準備了45年
我們還要去火星
此后
中國的月球探測工程
相繼成功發(fā)射了
嫦娥一號,嫦娥二號
進行了繞月探測
發(fā)射了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
實施月球正面和背面的落月探測
取得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性探測成果
歐陽自遠表示
我國的航天探索從未停歇
“我們要飛得更遠
去探測火星、木星和木星系統(tǒng)、
小行星和彗星
以及進行行星際的穿越探測
和建設月球科研基地
我們中國已經進入了深空探測的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