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完快遞的張軍延臉上都是汗。

春節(jié)回來,女兒寫了一個卡片給張軍延,告訴爸爸她更需要陪伴。
“2019年,我的目標是收入100萬元,把孩子們接到東莞來上學,讓在老家的父母生活更好一些。”正在廣東東莞市厚街鎮(zhèn)街頭送快遞的張軍延,用爽朗的笑聲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從河南省南陽市鄧州農(nóng)村走出來的張軍延,到深圳打拼13年,從最初月工資1000多元到4000元,到如今的年收入“50+10”萬元,張軍延說,他靠的是勤勞和真誠。張軍延說,他每天從早上7點開始處理單子,10點外出收件,一直到晚上12點結(jié)束。“我愿意為自己的夢想加班,因為幸福是靠自己的奮斗得來的。”
第一份工作是搬磚 之后當了十年“上班族”
今年34歲的張軍延,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11歲的女兒,上小學5年級;一個9歲的兒子,上小學3年級。孩子們屬于“留守兒童”,至今仍在河南老家,由張軍延的父母帶著。也就是在去年年底,張軍延終于還清了所有外債開始有積蓄。
現(xiàn)在的人們形容辛苦工作,總喜歡說“開始搬磚了”。“我是真的搬過磚,一天掙十幾塊錢。”張軍延笑著說,17歲外出打工,做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到工地搬磚。搬了三四年磚后,張軍延長結(jié)實了,身高也到了1米8。2006年上半年,他決定南下廣東。到了東莞后,張軍延進了一家工廠,他被選為駐廠跟單員,專門負責跟蹤供應商的訂單進度。“剛進廠時,一個月拿1000多元。后來,隨著工齡的增長,收入逐年增加,到2015年時每個月能拿3800多元,有時4000元。”就這么干了10年,那會兒根本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跳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