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建綠道5.3萬公里城市綠道
身邊的“福”道
本報記者 韓維正

圖為成都市民在成華公園綠道上散步。
新華社發(fā)
時至今日,中國各地的綠道建設依舊方興未艾,建在百姓家門口的城市綠道大大提升了生活幸福感,是名副其實的“幸福通道”。
根據(jù)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2016年印發(fā)的《綠道規(guī)劃設計導則》,綠道是以自然要素為依托和構成基礎,串聯(lián)城鄉(xiāng)游憩、休閑等綠色開敞空間,以游憩、健身為主,兼具市民綠色出行和生物遷徙等功能的廊道。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共建設綠道5.3萬公里,其中2018年就新增綠道1.4萬公里。
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2017年底,福建省福州市全長19公里的城市綠道“福道”建成,讓福州市民眼前一亮。這是一條全鋼結構的懸空步道,串聯(lián)起左海公園、梅峰山地公園等幾大城市公園。漫步福道之上,沿途森林蔥郁,花草飄香,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之中,福州市區(qū)和閩江美景盡收眼底。
據(jù)當?shù)厥忻窠榻B,從前這里還是一座荒山,草比人高。如今,福道已經成為福州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每天到福道健步休閑、散步游玩的市民少則六七千人次,多則兩三萬人次。
同樣受惠于城市綠道的還有浙江杭州市民。因水而興的杭州針對自身特點,沿河、濱江、環(huán)湖、穿濕地設置城市綠道,充分展現(xiàn)杭城山水靈動的江南特色。
陳思渝是一名“80后”海歸,濱江區(qū)一條長約7.4公里的櫻花大道讓他印象深刻。“前不久櫻花盛開的季節(jié),一側是江景,一側是繁花,美不勝收。”他說。
中原西路是河南省鄭州市建設的第一條城市綠道,把山、水、路串成片,不僅方便了市民休閑,還改善了生態(tài)。近幾年鄭州足球公園旁的水面上,大量野生水鴨子前來棲息。
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技術指導科副科長王本耀說:“想象一下,在城市任意一個地方,都能很快進入綠道系統(tǒng),遠離市井喧囂,步行或騎行。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那些如毛細血管般滲透小區(qū)街道的社區(qū)綠道,正是上海綠道建設的一大特點,居民一般步行15分鐘就能夠進入城市綠道系統(tǒ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