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開始前,不妨做個小調(diào)查。在你讀書的時候,學校里的思政課是咋樣的?
島叔離開學校已經(jīng)10多年了。猶記得剛進大學那會,思政課就發(fā)了幾本教材:馬哲、毛概、鄧論 ,還有一本思想品德與道德修養(yǎng) 。都不算厚,但密密麻麻的都是文字,沒有一張插圖。
上道德修養(yǎng)課的女老師講得不錯,會講故事,娓娓道來,滿滿正能量,大家都愛聽。而馬哲、毛概、鄧論課就沒碰到好老師。講課的老師照本宣科,從原理到原理,枯燥得很。剛讀大學那會,還挺乖,認認真真做筆記,等過段時間發(fā)現(xiàn),這三門課是開小差最多的。反正到了期末,都是開卷考試,翻翻書,抄抄標準答案列個一二三就好了。
因為大家都剛從高考過來,高中的政治課本就是這些東西,死記硬背為了考試。好不容易進了大學,再來這些東西,自然就生出抵觸。這是島叔那個時候?qū)λ颊n的印象。
其實,隨著閱讀的深入、閱歷的增長,你會發(fā)現(xiàn)馬哲、毛概、鄧論里面其實有著非常豐富的內(nèi)容,遠比一本干癟枯燥的導論、概論要生動得多。只不過,我們那個時候的思政課遠沒有挖掘出這三位偉人的大智慧。
當然,十多年過去了,高校的思政課也是在不斷變化。尤其是這幾年,更加有意識地去設計思政課,更加貼近年輕人,效果自然大不一樣。一些學校的思政課已經(jīng)成了網(wǎng)紅課,主講的老師也成了網(wǎng)紅。比如說復旦大學的陳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徐川等年輕教師,都是因思政課走紅網(wǎng)絡。
看來,能不能講好思政課,還在“認真 ”二字。

二
言歸正傳,今天,中央為思政課專門開了場座談會,邀請全國各地大中小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代表參加。習近平有個重要講話??梢哉f,這是繼2016年12月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2018年9月的全國教育大會之后,中央有關教育工作的又一次重要會議,而且主題更加明確、聚焦。
尤其是在面對國內(nèi)外各類風險滋生的時候,思想的統(tǒng)一、內(nèi)部的團結尤為重要。這其中,學校又是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前沿陣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意義就尤為凸顯了。
思政課全稱思想政治理論課,關涉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方法論的問題,看起來虛,其實一點都不虛。習近平說,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這就是他常說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