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六局集團員工王建良——
入列新市民 倍添新干勁
本報記者 王昊男 董絲雨
2018年10月15日,王建良成為首批北京積分落戶人員之一。王建良老家在天津,2011年來到北京,參與通州北環(huán)環(huán)隧建設。2016年,他進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綜合管廊工程六標項目部,擔任項目黨工委書記。
看到積分落戶名單的那一刻,心里激動萬分,感覺那些曾經的辛苦都值了。真是應了總書記的話,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算一算,從參加工作到現(xiàn)在,“漂”在外面20多年了。無論是在西南的深山老林里修鐵路,還是在首都建環(huán)隧,與家人兩地分居是大部分“中鐵人”的常態(tài),陪伴我們的就是黃土水泥,簡易房就是我們的家。
2016年底,公司中標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qū)綜合管廊工程項目。新聞里說,北京副中心建設是中央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能有機會參與這樣重要的工程,我和同事們打心眼里自豪,也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既要加班加點趕進度,更要用最高標準保質量。干這個活,沒股勁兒可真不行。
每年7、8月是北京的主汛期,我們的項目又在行政辦公區(qū)的最低點,防汛壓力很大。去年汛期,我和同事都是日夜堅守。最忙的時候,三天三夜沒合眼。
工作上的事,我們一般都不跟家里說,怕他們惦記。前年除夕夜,我在工地,跟家里視頻時,孩子問我啥時候能回家,我當時真不知該怎么回答。不過,今年可不一樣了。
去年積分落戶新政出臺,我填寫了申請表。說實話,當時真沒覺得能行,沒想到半年后,我竟成了第一批積分落戶到北京的。這回心里踏實了,工作更來勁兒了。
總書記在今年的新年賀詞中提到,“1億多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行動正在繼續(xù)”,聽到這話,心里別提有多激動,總書記心里時刻惦記著我們!未來,我還得接茬努力干,爭取早點買套房,把全家人都接到北京來,這樣就能陪伴孩子成長,也能和家人過個團圓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