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娟在展示皮影。本人供圖
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更是讓李興時對這個孫女刮目相看。有一次,李娟接到了一個劇團的邀請。與以往的演出形式不同,這次對方要求演一個半小時的大戲,而以前爺爺教給她的都是一段一段的折子戲。演大戲需要很多道具,不能干說唱;此外,演出的地點是在兒童劇院,需要有豐富的內容來吸引小朋友們的眼球。在李興時看來,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李娟卻不愿放棄這個展示和鍛煉自己的機會,她背著爺爺,偷偷把合同給簽了。此時距離節(jié)目上演只有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設計劇本、趕制道具、去工作室排練,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李娟為了做好這件事,用盡了所有的氣力。因為她覺得,如果不突破自己,那就永遠不會知道自身隱藏著什么樣的能力?! ?/p>
最后,李娟不負眾望,克服了所有困難,為觀眾呈現了一次完美的演出。當時,《齊魯晚報》整整一版刊登的都是她演出的消息。李娟還因此獲得了第二屆中國兒童戲劇節(jié)優(yōu)秀演出劇目的獎項,能力得到了專業(yè)的認可?! ?/p>
大膽創(chuàng)新:不遺余力傳播傳統(tǒng)好文化
經過多年的努力,李娟為濟南皮影的編排注入了許多新元素,加入了很多流行的話題,創(chuàng)造出《西游記大戰(zhàn)蝎子精》、《南郭先生》等多個膾炙人口的劇目,優(yōu)秀作品《仿古雷震子》還被評為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作品。

李娟在教孩子們演皮影。本人供圖
從2007年起,李娟就將皮影引進了課堂,并把中國的孝文化、寓言故事等融入皮影中。在教學過程中,還創(chuàng)造出了適合孩子們的卡通皮影。她希望能夠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將非遺一代代傳承下去。“只要有人愿意學,我都不會保留”,李娟說道?! ?/p>
除此之外,李娟還致力于推動皮影的生活化。她和自己的團隊推出了很多衍生品,以及皮影的DIY制作,人們看完皮影后可以用她準備的材料包親手制作皮影,既可以拿來玩,也可以帶回家收藏,大大增加了皮影與觀眾的互動性。她還制作了便攜式的皮影小舞臺套盒,這種套盒在家里打開就能玩皮影,有燈光,有幕布,把大舞臺變成了一個便攜式的小舞臺,讓人在家里就能夠感受皮影的樂趣。

李娟參加蒙特利爾國際龍舟賽暨龍舟文化節(jié)。本人供圖
現在的濟南皮影不僅在國內收獲了大批粉絲,也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李娟曾代表山東前往20多個國家進行演出,觀看過的外國友人無一不為中國皮影藝術的魅力所折服。“只要是能零距離互動,都會有很多外國人圍著我,要到后臺親自體驗,他們對皮影的藝術形式都是贊不絕口的。”
2017年,李娟成為全國首批二十位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項目工程重點培養(yǎng)人員之一。在她看來,濟南皮影不是李家的,也不是山東的,而是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皮影的未來一定是國際化的。“皮影戲承載著文化使命,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非遺文化的保護中來,讓我國的傳統(tǒng)藝術走向國際化。”(中國青年網記者 候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