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18年1月1日,天安門。
霞光灑滿金色的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第一次吹響升旗號角,儀仗隊禮兵在金水橋南側(cè)列隊迎接。
歷史在這一天翻開了新的一頁。經(jīng)黨中央批準,自2018年1月1日起,天安門廣場的升降旗任務正式由人民解放軍擔負!
紅日照耀神州,我們就這樣走進了2018年,走進了改革開放的第四十個年頭,走進了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2018年2月4日,立春。
這是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從這一天開始,天文學意義上的春天便正式到來了。
大涼山,地處四川西南部,雖然這里偏遠貧困,但是春風——不會忘記!
2017年全國“兩會”
四川代表團全體會議
2017年3月8日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講話:這個彝區(qū)確實是我聽到,去過的人都講到那個地方的貧困情況,去年(2016年)媒體報道了涼山州的懸崖村,看到村民和孩子們常年在懸崖上爬藤條,安全得不到保證,看了以后心情還是很沉重的,也很揪心。下一步要繼續(xù)把彝區(qū)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的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首次離京考察,他的第一站是涼山州昭覺縣三河村。
三河村,涼山州深度貧困村,全村355戶,貧困戶就有151個,貧困發(fā)生率超過46%,是全國平均值的14倍。
吉好也求,三河村重點貧困戶之一,全家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19年前,吉好也求結(jié)婚,父母幫他建起了這所土坯房。后來這個家先后有了5個孩子,成員也增加到7人,但還是居住在這間不足20平米的房子里。
三河村村民 吉好也求:這邊是牛圈,人畜共生,我們甚至要坐在這里吃飯。
吉好也求家可視為涼山州貧困狀況的一個縮影。
2018年2月11日上午涼山州昭覺縣三岔河鄉(xiāng)三河村習近平考察涼山州 習近平與村民坐在一起談話:你剛才講的,你看到我很高興,我看到你也很高興。這是我的一個心愿,大小涼山,我一直想來這個地方,確實你看我今天來一下,身臨其境更有感觸。
我看你們這里就是,一個如果有條件,做一些搬遷安置,住進新房子,這應該是一個目標。再一個看來就是發(fā)展當?shù)剡m合發(fā)展的這些生產(chǎn)項目,就像你做的,臘肉、豬崽,是吧,還有你們山地種的這些,小土豆、苦蕎。最重要的還是有一些基本的一些保障。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
在四川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diào):實現(xiàn)脫貧任務,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難啃的硬骨頭!作為脫貧攻堅戰(zhàn)三年行動的第一年,2018的改革任務異常艱巨。十三五規(guī)劃中提出,“通過易地搬遷,可以解決全國1000萬人脫貧”。隨著時間進入2018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也將易地搬遷扶貧,納入全州脫貧攻堅的首要任務。
三河村易地搬遷方案中,政府補助標準是人均6萬元。除此之外,每戶需要自籌1萬元。對于吉好也求家而言,似乎一下子拿出1萬元易地搬遷款也很困難。
張凌,三河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村里每家每戶的實際困難他都很清楚。今天他來到距離三河村只有一山之隔的易地搬遷點,希望與施工負責人協(xié)商,為貧困戶提供在工地工作的機會。
張凌的解決方案并不僅僅是讓吉好也求他們解決當前的燃眉之急,賺到錢,交上易地搬遷款,他更希望鄉(xiāng)親們通過學習,掌握謀生技能,徹底擺脫貧困。
三河村村民 吉好也求:我高興得心都要蹦出來了。
按照四川省委組織部印發(fā)的《涼山州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隊選派管理實施方案》,2018年11支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隊、11316名干部人才挺進大涼山。不久后,三河村的151戶,789位村民,將統(tǒng)一喬遷。
2018年2月11日上午11點30分 涼山州昭覺縣解放鄉(xiāng)火普搬遷移民新村習近平與村民對話紀實
習近平:你這個地方靠著山坡太近了點吧?
村民:沒問題。
習近平:這個不會滑坡吧?
村民:沒問題,不會。
習近平:這個就是水沖的吧?
村民:這就是沖水廁所了。
習近平:一家一個化糞池吧?
村民:對的,一家一個化糞池。
習近平:這個是用什么洗澡?
村民:洗澡是太陽能。
習近平:現(xiàn)在大家都愿意洗澡吧?
村民:愿意洗,有這個條件他就愿意洗了。
總書記在三河村考察時,除談到搬遷安置外,還提到了這位名叫洛古有格的彝族青年。洛古有格是三河村屈指可數(shù)的大學生,他敏銳地捕捉到了脫貧攻堅帶來的發(fā)展機遇。放棄在重慶一家國企工作的機會,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他湊了30萬元,承包600畝坡地,選購50頭大涼山特有的烏金豬種。帶領鄉(xiāng)親們發(fā)展養(yǎng)殖、共同致富。
洛古有格:家鄉(xiāng)比較貧困,現(xiàn)在是搞脫貧攻堅,需要我回去,而且我也一直有這個夢想,有(帶領鄉(xiāng)親)致富夢。
村民:我很愿意這種合作,我按個手印。
洛古有格:手印也可以不按。
2018年洛古有格的想法是成立合作社,帶動鄉(xiāng)親們共同養(yǎng)烏金豬。
除了說服村民合作養(yǎng)豬外,養(yǎng)殖技術(shù)短缺、交通閉塞、信息匱乏,都是擺在洛古有格面前的大難題。
通過與外界的溝通,洛古有格認識到,既要保證質(zhì)量,還要創(chuàng)立自己的品牌,才能打開市場。同時,為應對交通不便的現(xiàn)實,制作臘肉,并利用電商平臺,讓烏金豬走出涼山。
洛古有格:總書記來的時候,我也跟他表了態(tài)了。我說,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通過這個烏金豬的養(yǎng)殖,帶領他們早日脫貧奔小康。
村民:習總書記卡沙沙(謝謝),習總書記庫史木撒(新年好)。
習近平:祝大家幸福安康,早日脫貧奔小康。
涼山送暖,情深意長。從最難啃的骨頭入手,在最困難的地方起步,這是2018開年的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