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岡久平(左)今天依然活躍在日本武林-- 原以為是一條彪形大漢,看到照片才發(fā)現(xiàn)此人竟是文質彬彬的樣子
事后大家才知道,這位后來的日中友好協(xié)會理事長保障代表團安全不僅靠武術,他與日本的社會團體,警視廳的關系也很密切。果然,江湖中靠朋友還是比靠拳頭好混。
今天飯店的工作人員對于中日建交已經(jīng)沒有概念了。但同行的一位資深老外交官是經(jīng)歷過這一事件的當事人。當我向他詢問那段歷史時,這位老外交官如數(shù)家珍地講起,1978年,時任副總理的鄧小平訪日之行,中國代表團下榻在這里,當時是很轟動的。

這讓我有些疑惑,鄧小平的相關回憶顯示,他那次訪日的時候,到了東京,但并不是下榻在新大谷飯店 – 日本方面特別安排他住在了赤坂迎賓館,也是以前天皇的離宮。

赤坂迎賓館
老外交官告訴我,當時鄧小平副總理是下榻赤坂迎賓館的,與新大谷飯店只有一路之隔,而代表團人數(shù)較多,于是一部分隨員和記者,便住在了新大谷飯店。
“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之后,曾在返程中再次訪問日本,這一次,因為不是正式的訪問,所以就住在了新大谷。”他說。
這一次還出了個趣聞-- 據(jù)說鄧小平代表團第二次訪日之前,日本連日滂沱大雨,一連十余天不見太陽。鄧小平的班機從美國起飛之后,大雨變本加厲,下得更厲害了,東京羽田機場甚至一度到了幾乎不能使用的地步。這種惡劣天氣讓日方很擔心-- 萬一飛機不能著陸那可要出大麻煩的。
然而,就在班機升空之后,東京的雨竟然慢慢地停了。等班機到達,天竟然徹底放晴,讓來迎接的日本官員十分驚訝。這讓人們想起,鄧小平第一次訪日時,雙方舉行《中日友好條約》的互換儀式,當天上午也是黑云漫天,但等儀式開始舉行的時候,陰云驟散,陽光灑滿庭院,天,竟然晴了。

《時代周刊》封面上的鄧小平,果然是風云人物
當時日本在場官員中很多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十分熟悉。于是,一個特殊的詞便不知道被誰發(fā)明并很快傳入了新聞界,叫做“鄧小平晴れ”(中文可以翻譯為“鄧青天”),講這位中國領導人會帶來晴天。有意思的是,鄧小平代表團第二次訪日在日本那幾天,天天晴天,所以這位參加隨訪的老外交官回憶當時打開收音機,便不斷會聽到日本的天氣預報員大叫“鄧小平晴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