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日本同行半開玩笑地說,新大谷飯店弄這么個花園,可能沒花多少錢,因為它的存在已經(jīng)四百年了 – 四百年前的地價,肯定沒有今天這么恐怖。
不過想想,在東京市中心擁有一個有四百年歷史的花園,這比它的面積更讓人感到驚奇。
然而,對于一個中國人來說,住在這里,又有著特殊的意義。如果查找新聞,會發(fā)現(xiàn)溫家寶,李克強兩位總理訪日之時,是下榻于新大谷飯店的,但更有趣的是,這里,竟然曾經(jīng)是中國大使館所在地。
大使館不是旅行團,怎么會住在飯店里呢?其實想想這個邏輯很簡單 – 建交,便意味著雙方有了正式的外交關(guān)系,設(shè)置大使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兩個國家的建交屬于外交事件,總是以突破的方式實現(xiàn)的,窗戶紙捅破之前外交事務(wù)方面只能看,不能動。所以,沒有哪個國家還沒建交就給對方修大使館的,而建交后,修大使館,哪怕是買個大使館總得花些時間,這時候外交官們不能睡馬路吧?這樣一來,找個租住的地方,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新大谷飯店的老板和中國有很深的淵源,所以這里當時被稱為東京對中國最友好的飯店。在建交前,中國的來往人員便經(jīng)常下榻于此。建交后,它自然地成了中國大使館的臨時駐地 – 或者說,這里就是新中國第一個駐日大使館的舊址?,F(xiàn)在的新大谷飯店有好幾棟樓,巧的是,我們所住的是新大谷飯店的“本館”,也就是老館,五十年前便在這里了,雖然裝修已經(jīng)使它面目全非,但這座樓無疑便是當年大使館的所在地。
徜徉在這里,依稀可以找到當年那些中日外交經(jīng)典場面發(fā)生的地點。

這座和式大門的會議廳,位于酒店一層,是當年孫平化團長召開記者招待會的地方。

孫平化(右側(cè))
面對上百名記者噼里啪啦的鎂光燈,這位被周總理成為“孫平化平地起”的外交家風趣地指著自己謝頂?shù)念^對記者們說:“哎,你們不要這樣搞,我這個腦袋要發(fā)光了。”也正是在這里,他按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發(fā)出了希望與田中角榮,大平正芳等政治家建立聯(lián)系的信號。

而飯店的十一層,十二層,是建交前的1972年,中國芭蕾舞團出訪時所住的樓層。當時右翼分子橫行,日本的友好人士想方設(shè)法確保中國代表團的安全。為此,還出動了一位叫做村岡久平的日本武術(shù)太極拳聯(lián)盟副會長來負責保衛(wèi)工作,果然風平浪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