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看吉林 環(huán)球網(wǎng)記者 張驁】“這里一共有77節(jié)車(廂)在同時生產,一天就會形成約一個億的產值,我們兩個月內生產30列高鐵,這相當于歐洲一年的生產總量。”10月16日,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長客”)的有關負責人在巨大的廠房里向記者介紹道。

在這張代表“中國速度”的廠房全景圖中,你能看出現(xiàn)場實際有一千人正在作業(yè)嗎?
說起中車長客,這家企業(yè)是中車唯一能生產時速350公里高寒動車組的主機廠,也是生產“復興號”高鐵的地方。當天,記者跟隨“改革開放看吉林——走進長春”網(wǎng)絡主題活動來到這里探訪。聽負責人介紹說,全國約40%的高鐵都在這里生產。前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來廠房內參觀生產景象的時候曾經感慨:如果不是在現(xiàn)場看到的是黃種人,還以為自己身在歐洲!

2017年6月25日,在鐵路總公司的牽頭組織下,中車長客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項目構建了體系完整、結構合理、先進科學的高速動車組技術標準體系,極大增強了我國高鐵的國際話語權和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