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網報道 記者 白潔】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即“一帶一路”倡議。該倡議提出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如火如荼,受到多國政府和民眾的支持。從開啟“政府倡議,外交聯動”到“國企帶頭,基建先行”,“一帶一路”在大環(huán)境和基礎設施方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面對“誰來走路”和“路如何走”的問題,不僅要靠政府的倡議和推動,在央企和國企參與之后,最終還是需要大量的民間資本參與其中,抓住商機,尋獲機遇。進一步展望未來,“一帶一路”終將實現“民心所向,合作共贏”的偉大藍圖。
“民心相通”,走出國門的第一步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一帶一路”意在惠及沿線國家全體人民的倡議,營造一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都能心心相連,其樂融融的大家庭,這既是走出國門的第一步,也是貫穿全局的主基調。
“民心相通”,人文交流是最大主題。近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文交流涉及電影、電視、音樂、教育、醫(yī)療等諸多方面。今年6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近5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300多部電影報名參賽參展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讓中國觀眾一飽沿線國家的風采。南非持續(xù)升溫的漢語學習班備受好評,報名人數眾多,學習班“供不應求”。2018“印跡國中”“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活動近日在歐洲多國舉行,當地民眾被中國傳統文化深深吸引,來自荷蘭海牙的活動參與者還第一次手握毛筆寫下了大大的“中國福”。

圖為荷蘭海牙市前經濟發(fā)展部部長羅納德·科斯特現場學起了書法。 任彥攝(圖片來源人民網)
“民心相通”促進了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眾的相互了解,減少了隔閡,加深了友誼。與之相對的,國內民營企業(yè)也紛紛加快了融進“一帶一路”倡議的步伐,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的貿易活動中的活躍度不斷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