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的魏女士就對國是直通車表示,在暑期里,她為孩子報了一個14天的全封閉夏令營,花費14000元;帶孩子去外地參加親子夏令營,家長與孩子交通費用,花費3000元;另外由于孩子開學將升初中,還為孩子報了一個學習班,十節(jié)課花費1200元,共計18200元。
在某自媒體一項《你家孩子暑期消費總額是多少?》的調(diào)查中,花費超過一萬元的家庭占到了48%,其中孩子的暑期消費總額達到20000元及以上的也達到了22%。
亂收費還是愿者上鉤?
“暑期孩子的消費呈現(xiàn)高增長的狀態(tài),這是正常現(xiàn)象。”中國貿(mào)促會研究院國際貿(mào)易研究部主任趙萍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采訪表示:“消費與時間呈正比,暑假期間相對來說消費時間較多,消費也就較容易增長。”
“這一方面反映出家長的消費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國家長消費理念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征,使消費更加細分。不僅是親子旅游,寓教于樂成為關注的重點,豐富了以往親子游的消費模式。”趙萍說。
在一些培訓機構的眼中,家長之所以接受天價暑期花費,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競爭中不落下。
根據(jù)《2017暑期家庭教育調(diào)研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79%的家長選擇給孩子“報課外班”。北京的趙女士今年暑假就給自己的孩子一口氣報了三個培訓班,奧數(shù)、英語和武術,每個班收費2000元至5000元不等。
“看人家的孩子都補課,自己家的孩子不補課總擔心開學被落下。”趙女士對國是直通車說。
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學霸過暑假。這種擔心,讓家長甘心掏出大把鈔票為孩子“充電”。
根據(jù)招考部落發(fā)布的調(diào)查顯示,在348名參與投票的網(wǎng)友中,有115位網(wǎng)友表示,孩子暑期培訓班補課的費用在10000元以上,占投票人總數(shù)的33%,而補課費用在5000元及以上的則占總數(shù)的57%。
天價錢花得值嗎?
這種補課真的可以事半功倍嗎?
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民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采訪時直言:“暑假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可以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學習的時間,不可局限于補習知識,更多地是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增長孩子的見識,了解社會,增加實踐能力。如今有些家長在孩子學習排名、升學壓力之下,想用一切時間來讓孩子補課,使孩子的暑假成為應試教育的延伸,這是病急亂投醫(yī)。”
在韓民看來,給孩子報各種高收費的輔導班是沒有價值的,孩子的暑假在好不在貴。“要讓孩子以更積極的方式參與社會活動,增長見識,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帶孩子體驗農(nóng)村生活、讀一本好書都可以,無需大額消費。想讓孩子全面發(fā)展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落實到實際上,家長一定要理性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