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叫“防患于未然”,這句古語用在疫苗上再恰當不過。接種疫苗可以降低感染疾病的幾率,可以說是目前防控部分疾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接種疫苗并非“一勞永逸”。疫苗的有效率會隨著疫苗本身的質量和受種者自身體質差異存在變數,和藥品一樣,它并不能保證對每一個受種者都安全有效。
那如何確定注射的疫苗是否安全有效呢?醫(yī)院能檢測抗體嗎?如果不知道抗體水平的話,補種是否有風險?
其實有兩種途徑。
一是檢查自身的抗體水平。不過,據了解,目前大多數醫(yī)院只能檢測乙肝的抗體水平,而其他種類的疫苗,絕大多數醫(yī)療機構都不提供抗體核查。
二是可以通過查詢疫苗本身來確定。查詢接種記錄,對比疫苗生產企業(yè)和批號,看看接種的是否為問題疫苗。當然也可以咨詢接種單位。
如果疫苗接種本上部分疫苗只顯示批號未顯示廠家,可以登錄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官網查詢。點開后可以看到“生物制品批簽發(fā)”,找到接種記錄本上的編號。網頁的最底端,還有過往生物制品批簽發(fā),點擊相應年份,就可以查找過往疫苗的批次記錄了。如果批號里有英文字母,那是進口疫苗,純數字的就是國產疫苗。不過我們暫時沒有在上述官網上查到帶英文字母的批號。
例如,一支疫苗的批號是“201411077”,前四位代表年份,需要在2014年查找該支疫苗的批準情況;后面的“11077”代表疫苗的生產時間和批次,“11”代表的是11月,“077”不是日期,一般是指批次。這支疫苗生產時間為2014年11月,但是由于從產品生產到檢驗合格和上市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想要查到該批次被公示的情況,需要往后2-3個月的公示名單里找,找到后點擊進去,就會顯示該疫苗的生產廠家、規(guī)格、批號、批量、有效期。
疫苗事關國人的生命健康,倘若有哪個批次或種類的疫苗出現問題,新聞報道會及時推送相關消息到大家眼前,各地衛(wèi)生部門和疾控部門也會作相應的通報。如果遇見問題疫苗的報道,又恰巧在對應的時間段接種過,那就按照上面的方法去查詢確定吧。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按照權威部門或媒體發(fā)布的權威信息去對比查詢,不要被那些為了吸引眼球的小道消息給蒙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