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春秋至秦漢)《禮記·大學》
——2014年9月24日《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2014年6月9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2014年4月1日《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
——2013年12月31日《在全國政協(xié)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解讀: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開國君主成湯刻在澡盆上的警詞(湯之《盤銘》),旨在激勵自己自強不息,創(chuàng)新不已。文中三個“新”字,本義是指洗澡除去肌膚上的污垢,使身體煥然一新,在這里引申為精神上的棄舊圖新。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又更新。“創(chuàng)新”一詞即濫觴于此。
習近平談創(chuàng)新時,曾多次引用3600年前的這句古語。習近平一貫強調,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改革最本質的要求就是創(chuàng)新,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xiàn)狀者,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將更多機遇留給善于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人們。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創(chuàng)新精神的民族,以偉大創(chuàng)造能力著稱于世。“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對中華民族創(chuàng)新精神的最好寫照。

虢季子白盤(西周晚期)
【立德】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春秋)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九章》
——2015年6月12日《在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4年9月30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
——2007年2月5日《主仆關系不容顛倒》(《之江新語》)
——1989年1月《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擺脫貧困》)
解讀: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九章首句。老子認為,要成為一個圣人,就不能有個人意志,只能有百姓意志。
早在1989年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就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中說:“只要我們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為心’,我們的周圍就會吸引和凝聚起千百萬大眾,還愁什么社會不穩(wěn)?!” 2007年又在《主仆關系不容顛倒》一文中寫道:“古人也常講,‘圣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德莫高于愛民,行莫賤于害民’。各級領導干部要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立身、處世、從政,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百姓心為心”這句古語對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影響甚大,他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所說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以及十九大報告中4次提到的“以人民為中心”,就是對“以百姓心為心”的現(xiàn)代解讀與應用。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九章
作者簡介:
  
楊立新,新聞學、書法學雙博士,《習近平用典》典故釋義作者,《學習時報》“用典釋義”專欄作者?,F(xiàn)為人民日報總編室一讀室主任,高級編輯。中國文字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中國紅樓夢學會、中華美學會、中國文物學會、中國語言學會、中國編輯學會、中國新聞史學會、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出版有5部學術專著,發(fā)表各類學術論文四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