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服裝女老板從借3萬開始
滾成了驚人的800萬
賣掉3套房還東躲西藏

遇到這種事情的不止王某一人。
今天的現(xiàn)場,受害人阿華來了。
2016年8月初,在臨安做服裝生意的阿華因資金緊張急需借3萬元,經(jīng)中介介紹,阿華認(rèn)識了某“寄賣行”老板朱某、吳某。朱某在了解到鄭女士名下有多套房產(chǎn)后,爽快答應(yīng)。
急于用錢的阿華向朱某借款3萬元,算上保證金、10天的利息、中介費等,總借款金額為5萬元,但借款條上的金額為8萬元。對于阿華的疑惑,朱某表示這是行規(guī),一番勸說,阿華簽下了借款合同,但實際到手僅3萬。
同年9月,為了償還之前的利息,阿華又先后向朱某借款,借款合同按照“行規(guī)”寫著金額25萬,可實際拿到手卻只有12.5萬元。
到了10月,阿華已向朱某借款本金25萬,簽下翻倍欠條33萬。此時,阿華因資金緊張已無力償還每期2萬元的利息以及到期需償還的本金。
朱某拿著阿華之前簽下的所有翻倍借款合同,開始不斷打電話、上門討債、言語威脅等方式逼迫其還錢。無奈之下,阿華聽取了朱某的建議,向朱某的朋友吳某借錢還債。
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期間,朱某的同伙吳某將之前的債務(wù)連本帶息“打包”,并將阿華的房子作為抵押,與阿華簽訂了新的總額112萬的借款合同,借期10天,利息10%。
經(jīng)過幾次合同“打包”后,各項借款合同金額連本帶息加上違約金已經(jīng)達(dá)到驚人的800萬元,利息10%。
這時,朱某繼續(xù)為阿華“出謀劃策”,建議她變賣房屋、轉(zhuǎn)賣安置房號用來還債,并積極幫她聯(lián)系賣家。迫于壓力,阿華先后賣掉了一處房產(chǎn)和兩個安置房號,共得款300余萬用于償還部分欠款,但還有近500萬的欠款無法償還。在專案民警找到阿華之前,阿華為了躲避債務(wù)長期漂泊在外,有家不敢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