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拉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后,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見記者(圖源:新華社)
【編者按】
當今世界面臨的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突出,西方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全球化遇阻。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具有重要意義。
正值習近平主席日內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演講一周年之際,海外網(wǎng)推出“中國外交新征程”系列策劃,對近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及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上引起熱烈討論的“中國新時代外交思路”進行解讀。
--------------------------
從世界各地來到北京的人們都會注意到天安門城樓東側的一則標語“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這則標語靜靜地注視了中國與世界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與變遷。如今,中國對此做出了新的詮釋。
1月22日,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在智利圣地亞哥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表示中國人民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各國人民攜手并進,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是中國對于實現(xiàn)世界人民大團結的思考的結果,也是中國對于大國角色的考量。
什么是世界人民大團結?怎樣實現(xiàn)世界人民大團結?中國在這其中應該發(fā)揮什么作用?在各個歷史時期,這一直都是中國共產黨思考的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盡管每個時期的答案不盡相同,但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把自己對世界的責任與期許銘刻在國家政治中心的核心位置。
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既是中國共產黨從創(chuàng)黨那一刻起就擁有的崇高價值追求,又是中華民族從1840年起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光榮的夢想,還是中華民族作為世界民族大家庭一員對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事業(yè)的自覺擔當。
在新時代,中國更新了“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的認知。2017年10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一中全會閉幕后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表示,“同各國人民一道,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人民日報》評論稱,這道出了中國人民的價值信念,宣示了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擔當,贏得國際社會一致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