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1月3日報道 英媒稱,繼江西南昌大學后,再有中國高校教師性騷擾女學生的事件曝光。一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畢業(yè)生,在網(wǎng)絡上“實名舉報”其博士論文副導師對其性騷擾,并稱至少6名其他女學生有同樣遭遇。
據(jù)英國廣播公司網(wǎng)站1月2日報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隨后公布稱,已暫停有關副教授的職務,調查事件。涉事教授則向媒體稱自己“沒做違法亂紀的事”。
2018年的第一天,舉報人羅茜茜在微博發(fā)表題為《我要實名舉報北航教授、長江學者陳小武性騷擾女學生》的文章,指自己12年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攻讀博士期間,曾被副導師陳小武性騷擾,但對方未有得逞。
羅茜茜的文章形容,“在他手下讀書的幾年,是我人生的噩夢”,她為此患上抑郁癥,一直要服用藥物,直到獲得出國機會。“我開始是對科研有著極大興趣的,”羅茜茜寫道:“經(jīng)歷他這種極品導師以后,我從此和科研是陌路了。”
羅茜茜文中稱,去年底在網(wǎng)站“知乎”出現(xiàn)一些匿名討論,指控陳小武曾經(jīng)性騷擾其他女學生;與其他受害者取得聯(lián)絡后,決定向學校舉報,也獲得學?;貞兄Z跟進。
報道稱,文章刊發(fā)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方在同日晚間發(fā)表聲明,稱對有關舉報“高度重視”,已展開調查:“(校方)已暫停陳小武的工作……有關情況一經(jīng)查實,將堅決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而被指控的北航教授則已向媒體表示,自己“沒有做過違法亂紀的事”,一切以學校調查結果為準,并稱事件涉及個人名譽,他會保留一切合法權益。
報道稱,事件在中國的社交網(wǎng)絡瘋傳,該女博士的舉報文章,一天之內已獲300萬閱讀量。網(wǎng)上反響大部分對事主表示支持,并贊揚北航校方的處理效率。
據(jù)羅茜茜向BBC披露,她在2017年10月中旬向學校舉報,2018年1月在網(wǎng)上披露事件,中間隔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期間她一直在配合學校的調查,直到確認校方已將陳停職,她才在網(wǎng)上公布事件。
根據(jù)羅茜茜在微博上的統(tǒng)計,目前已知連她在內,有至少7名女學生曾經(jīng)受害。 “我一直很后悔為了學位當時沒有勇敢站出來,”她在舉報文章中寫道:“否則也不會有后續(xù)那么多其他受害者。”
羅茜茜向BBC表示,事件發(fā)生在十多年前,法律追溯期已過,今次在網(wǎng)上披露事件,是希望促成母校、以至中國的高校校園,建立出防范性騷擾的機制。
去年底以來,鼓勵性侵受害者勇敢說出經(jīng)歷的“#metoo(我也是)”運動,席卷歐美國家的娛樂界、體壇等不同界別,但這場運動在亞洲相對影響較小。
報道稱,現(xiàn)居美國的羅茜茜受訪時說,自己深受該運動鼓舞:“美國社會的#metoo(運動),給了我很多勇氣。”
“校園缺乏防范性騷擾機制,還有導師對學生學術生涯的否決權太大,在國內高校要換導師,按現(xiàn)行制度也很難……”羅茜茜向記者總結:“在高校里,學生是絕對的弱勢群體。”
“我的曝光不能止于曝光。”羅茜茜寫道。“希望這次維權,能讓更多人有足夠的勇氣站出來說##MeToo。”
2017年12月,江西南昌大學兩名畢業(yè)生匿名舉報,該校國學院副院長曾分別“猥褻”、“性侵”二人,最終被指控的教授,以及被指曾要求受害者“顧及學院名譽”私了的院長均被免職,南昌警方亦確認接到報案,展開調查。
有專家分析認為,類似事件頻發(fā)背后,客觀上也要求內地高校應該負起相應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