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資料圖
“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tài)、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fā)展活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2017年五四青年節(jié)前一天,習近平考察中國政法大學,對青年學生們這樣說。
習近平的這番話不僅是講給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們,更是講給全中國的青年人。
五年來,這樣充滿深切關心和厚望的話語,被習近平在不同的場合中反復提及??疾齑髮W、召開青年代表座談會、回復青年書信……習近平以自己的言行為青年工作劃重點,為青年的優(yōu)秀成績點贊,充分顯示了他對青年及青年工作的重視。
談青年定位
可愛可信可為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101年前,李大釗的《青春祭》如是說。
98年前,以一批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五四運動高舉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旗幟,為中國社會帶來了煥然新風。
……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在與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歷史和現(xiàn)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xiàn)我們的發(fā)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
追昔撫今,將青年看做國家的未來與民族的希望,是習近平對青年的定位。這個定位分量很重。這是習近平從當下中國國情出發(fā),從時代的發(fā)展出發(fā)對廣大青年提出的希望。
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宏偉藍圖,向中國人民發(fā)出了向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代號召。毫無疑問,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需要青年這支生力軍的努力,也是青年應擔當?shù)闹厝巍?/span>
未來與擔當并存,希望與責任并行,正如習近平曾引用的名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習近平對青年寄予深切希望,同時也充分相信中國青年的潛力與能力。他曾在多個場合為中國青年點贊、鼓勁。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與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指出“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這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guī)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
2014年又逢五四青年節(jié),習近平用“我相信,當代中國青年一定能夠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寄語青年人。
2016年12月7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這樣激勵青年:“現(xiàn)在高校學生大多是‘九五’后,再過兩年,新世紀出生的青少年也將走進高校校園。他們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闊、開放自信,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
可愛、可信、可為,這六字是習近平對當代青少年的肯定與點贊,可謂字字千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