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縣博物館副館長范小惠表示,鄂家東遺址應該屬于喇家遺址這座中心史前聚落周邊的小聚落。
鄂家東遺址為2009年民和縣博物館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的新發(fā)現(xiàn)。遺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20米、南北寬約70米,面積8400平方米。范小惠介紹,今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喇家遺址考古隊聯(lián)合四川大學考古系、民和縣博物館決定對該遺址進行搶救性發(fā)掘。
目前,發(fā)掘工作基本結(jié)束,發(fā)現(xiàn)馬家窯文化灰坑23個,齊家文化房址1座、灰坑10個,辛店文化房址1座、墓葬2座、灶1個、灰坑9個。

圖為鄂家東遺址的出土器物?!∶窈涂h博物館 攝

圖為鄂家東遺址的出土器物?!∶窈涂h博物館 攝
考古專家介紹,通過鄂家東遺址的發(fā)掘,挽救了這座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考古遺存,明確了中川鄉(xiāng)鄂家東遺址存在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諸多文化遺存,同時有助于了解其與喇家遺址的關系,對深入了解喇家遺址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
目前,考古人員已將所有陶片清洗完畢,文字、繪圖資料補充以及陶片拼接、修復、統(tǒng)計等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完)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7/09-16/833259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