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間,中國高鐵的發(fā)展速度屢屢令世界驚艷。
2010年12月3日,在京滬高鐵先導段,CRH380動車組在世界首創(chuàng)時速486.1公里最高運營試驗速度;2016年7月15日,在鄭徐高鐵線上,中國標準動車組又創(chuàng)時速420公里交會速度,為世界最高紀錄;2017年6月26日,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上首發(fā)。
中國高鐵技術領先世界
中國高速鐵路網(wǎng)東西跨距5200公里,南北跨距5500公里,經(jīng)過西北、西南高原氣候、風沙及黃土地區(qū),東北凍土地區(qū),華北、華南、華中平原及丘陵山區(qū),凍土、軟土、巖溶、黃土、斷裂、滑坡帶地質(zhì)條件復雜。
作為中國高速鐵路事業(yè)的首批參與者,作為中國高鐵四縱四橫主骨架的骨干設計力量,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就結合工程實踐,開展科研課題研究208項,累計投入1.7億元,先后申報高鐵專利300多項,主持或參與制訂42項規(guī)范和標準。
鐵四院設計建成了中國高鐵的50%以上(高峰期達到70%以上),是世界上設計高速鐵路里程最長、標準最高、經(jīng)驗最豐富的設計企業(yè)。包括世界上一次建成線路里程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世界上首條開通運營超千公里的高速鐵路──武廣高速鐵路,見證了中國高鐵的設計建設能力。
伴隨著中國高鐵的快速發(fā)展,中國的高鐵技術也得到了飛躍。
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是我國采用盾構法施工的首座水下鐵路隧道,同時也是世界上行車速度目標值最高的水下隧道。先后攻克了“高水壓、強滲透”地質(zhì)條件下,掘進機水中帶壓更換刀具等多項世界性的技術難題。
鄭武高鐵線上的橋隧占比達78.43%,橋隧總長度占到線路全長的近八成。在線路上優(yōu)先采用“裁彎取直”方案,使湖北境內(nèi)高速鐵路較現(xiàn)有的京廣鐵路縮短了64公里,“省”出3000多畝用地面積。
寧杭高鐵軌道工程采用了自主創(chuàng)新、技術先進的CRTSII型板式無砟軌道,目前動車運行結果顯示,軌道舒適性相當好。
合福高鐵被稱為中國最美高鐵。區(qū)域內(nèi)分布著歙縣、績溪、福州市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及“世界文化遺產(chǎn)和自然遺產(chǎn)”黃山和武夷山,并分布著19處國家、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和揚子鱷等36處自然保護區(qū)。高鐵開通運營后,大大增強了區(qū)域鐵路運輸能力,帶動了沿線旅游資源開發(fā)。
從“四縱四橫”到“八縱八橫”,中國高鐵演繹著速度與激情,實現(xiàn)了光榮與夢想。
來源: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7/07-12/8275317.shtml


 
          




